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武山縣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總目標,大力實施“雙聯扶貧融合、產業轉型升級、城鄉統籌一體、生態綠色宜居、開放開發帶動、和諧共建共享”六大戰略,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各項工作,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即日起,武山縣信息中心推出特別報道,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一年來武山縣經濟社會發展新成就、新亮點,鼓干勁、增信心,進一步凝聚起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團結拼搏、砥礪前行、真抓實干的智慧和力量。
調結構 強產業 縣域經濟實現新發展
——2016年武山縣經濟社會發展回眸之一

2016年,武山縣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主動把握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按照“以蔬菜為主導,帶動一產提質增收;以園區為支撐,推動二產擴容增效;以旅游為引擎,拉動三產提檔升級”的思路,大力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著力構筑布局合理、產業完備的縣域經濟體系,經濟增長更有效益、更有質量、更可持續。
穩中提質,農業產業加快升級

走進武山的渭河流域,高速公路兩側一片片新建的鋼架設施大棚格外引人矚目,大棚里栽植的韭菜、水蘿卜、黃瓜等反季節蔬菜鮮嫩欲滴,新上市的蔬菜不僅豐富了群眾的“菜籃子”,也鼓起了菜農的“錢袋子”。
2016年,武山縣大力實施“45311”現代農業產業推進計劃,全力打造蔬菜、畜牧、果品、勞務四大主導產業。完成蔬菜種植39萬畝,改造鋼架大棚3540畝。水簾洞花果山萬畝林果經濟產業園和馬力北順、四門南坪等一批千畝優質果品示范基地加快建設,建成優質果園1.2萬畝。新建標準化養殖場10個,新增規模養殖戶71戶。15個市級農業農村科學發展示范點建設加快推進,種植全膜玉米13.8萬畝、優質馬鈴薯24萬畝、豆類和中藥材7萬畝,勞務創收18.6億元,廣大群眾實現持續穩定增收。



搭建平臺,工業經濟提速發展
在武山縣城東郊,有一座正在悄然崛起的產業新城—武山縣工業園區。這里是風生水起的招商園地,如今,鶯倫電動車、中國鹽業集團甘肅天寶塑業等10多家企業陸續安營扎寨、開工生產。紛至沓來的企業,激發了縣域經濟發展活力,未來的武山縣工業園區必將成為實施工業強縣戰略的新引擎。
2016年,武山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4家,全年預計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3.5億元,同比增長12.2%,完成工業增加值2.3億元,同比增長5%。重點工業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總投資10億元的年產200萬噸中國建材集團祁連山武山水泥生產線技改遷建項目開工建設,中國鹽業集團甘肅天寶塑業、鵬飛果蔬保鮮盒、瑰寶玉器成為“四上”企業。工業園區開發建設步伐加快,入駐企業19家,完成投資8億元,鶯倫電動車、新型節水材料及設備生產線、新型建筑鋼構材料生產線等12個項目建成運營,甘肅伏羲藥業、廣豐糖業即將建成投產,甘肅盛隆機械制造、萬噸果蔬汁飲品生產線、中乾物流園、義烏糖酒等5個項目加快建設,生態有機肥、沙棘汁精深加工、禾瑞豐油脂等5個項目即將入園落地,工業項目集聚效應初步顯現。





全域發展,旅游產業闊步崛起
武山歷史文化悠久,有豐富的石窟藝術、生態風光、丹霞地貌、紅色基地、地熱、玉器、民俗等旅游資源。2016年,武山縣被列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首批創建縣,這既是對我縣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武山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2016年,武山縣緊緊圍繞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目標,進一步轉變旅游發展思路,創新旅游發展模式,持續推進旅游產業從“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堅持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以開發生態旅游、發展鄉村旅游為重點,大力推進基礎設施提升、服務功能優化、智慧景區創建三大工程,水簾洞、臥牛山、慈云寺等景區旅游觀光停車場建成投用,木梯寺景區游客接待中心、水簾洞千佛洞棧道等項目全面建成,扶持發展溫泉草川、四門南坪等旅游專業村。積極打造石窟文化、度假養生、綠色生態、農業觀光四大旅游品牌,成功舉辦了祈福文化旅游節,全年接待游客183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11億元,武山旅游熱度不斷攀升。




構建網絡,商貿流通更加活躍
走進新建成的國家級洛門蔬菜批發市場,四面八方的客商、菜農正在洽談交易,成百上千個攤位規范整齊,品種繁多的果蔬琳瑯滿目,來來往往的車輛絡繹不絕,處處呈現出一片繁忙的交易景象。據市場負責人介紹,該市場年交易量達6.1億公斤,交易額8.5億元,蔬菜果品輻射全國20多個省市和地區。武山蔬菜等特色農副產品成功銷往俄羅斯和阿聯酋等國家,全年出口創匯230萬美元。
2016年,武山縣大力實施商貿活縣戰略,國家級洛門蔬菜批發市場整體搬遷入駐,武山世紀商貿城、灘歌鎮興農貿市場、洛門活畜交易市場等一批專業市場和洛門西梁高原夏菜交易市場、四門北山蔬菜收購交易市場等一批產地市場建成運營,寧遠國際大酒店、城市商業綜合體、世紀家居建材城二期、金鑫物流配送中心、洛門5萬噸冷庫等重點商貿項目建設進展順利。武山縣被確定為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全省電子商務示范縣,線上線下互動互融消費模式初步形成,縣、鄉、村三級電子商務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培育電商企業50多家、電商個體戶300多戶。預計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2億元,同比增長11.3%。



深化改革,經濟發展活力迸發
2016年9月14日,武山縣神木實業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林虎成從縣工商局政務服務大廳工作人員手中接過“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營業執照。接過營業執照的林虎成欣喜不已,他激動地說,“現在辦營業執照,不到一天就搞定了,省時省力省心,是真的既方便又快捷”。
2016年,武山縣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取消、調整行政審批項目139項,減幅達60.2%,清理保留中介服務事項12項,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加快推進農村綜合改革,農村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試點啟動實施,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不動產權登記、經濟林權確權登記、農業普查等工作進展順利。深入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不斷規范“分級診療”制度和公立醫院改革,縣、鄉級分級診療病種分別達到250種和85種,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為群眾讓利498萬元。深入推進社會事業改革,建制鎮落戶限制全面放開,全縣城鎮戶籍人口達到94436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扎實推進,“營改增”試點成效顯著,新增市場主體2192戶,減免稅收2000萬元,有效減輕了企業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