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武山>>正文
武山:加快林業發展 建設生態文明(組圖)
(2017/4/3 21:22:14)  來源:武山縣信息中心  打印本頁

  三月的武山大地春意盎然,處處可見植樹造林的繁忙場景。全縣春季造林綠化工作在天定高速沿線和洛門鎮牟坪產業路上拉開了序幕。造林現場,有的挖坑換土、有的開帶整地、有的操作機械、有的泥漿蘸根、有的扶樹培土……一片忙碌景象。一棵棵樹苗在濕潤的土地里扎根,一排排新植的苗木,整齊、美觀,給沿線增添了無窮的春意。

  今年,武山縣林業生態建設堅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理念和省、市、縣委工作部署為指導,以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為目標,按照“建成一處林果綜合示范點、綠化一條主要交通干線、突出天定高速沿線和水簾洞景區綠化兩個重點、建設三個千畝果品示范園、實施好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天保工程、重點公益林四大林業工程”的“11234”工作計劃,深化國有林場改革,推進林果業科學發展,促進林業增效,農民增收,全面推進生態武山建設。

  開展全民義務植樹,加快荒山綠化步伐。3月27日,武山縣四大組織領導索鴻賓、張璞銀、馬勤學和廣大干部職工、群眾一起來到城關鎮令川村,參加義務植樹活動,為建設生態武山、美麗武山再添新綠,掀起了全縣義務植樹造林活動的熱潮。今春以來,該縣把義務植樹活動和城鎮綠化、村莊綠化相結合,組織全縣干部職工在位于城關鎮令川村的城區2000畝義務植樹基地開展植樹活動,根據各單位人員數量定地塊、定任務,實行包栽包管包活,進行檢查驗收。同時,各鄉鎮也分別建立300至500畝左右的義務植樹基地,組織鄉鎮轄區內干部職工和群眾開展義務植樹,形成了全民搞綠化的濃厚氛圍。截至目前,全縣各鄉鎮、各單位6000余人次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共栽植各類苗木10萬余株,栽植行道樹160余公里,全縣春季植樹造林工作正在有序開展。

天定高速沿線春意濃

  打造高速綠色長廊,加快重點區域造林。天定高速沿線是近年來武山林業工作的重點,主要目標是在天定高速武山段兩旁行道樹栽植和可視范圍內荒山荒坡、產業路綠化,打造高速沿線綠色長廊。今年,該縣將重點是洛門馬村至劉坪段、城關令川至韓川段、山丹周莊至車岸段、廣武隧道口、樺林牛莊段等區域,完成天定高速沿線荒山綠化3000畝、栽植行道樹47公里。為確保工程質量,縣林業部門探索實行承包造林機制,采取造林專業隊承包、合同制管理、高標準栽植的方法,設計行道樹栽植胸徑5公分、高2.8米;旱柳按照60×60×60公分大坑換土栽植,株距3米,有條件的地方多行栽植,要求高度一致、線性美觀、樹干涂白、及時澆水;荒山荒坡栽植側柏、容器油松、刺槐、山杏等苗木,株行距2×2米,植樹坑50×50×50公分,深栽并澆足定根水。林業部門統一提供苗木,負責技術指導、督促實施,確保造林工程質量。

天定高速沿線春意濃

  實施林業生態項目,全面推進面上造林。結合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天保工程、封山育林等重點林業生態項目,該縣將推進大面積綠化山川大地工程,切實提升森林覆蓋率和成活率,進一步增加全縣群眾收入。縣林業部門和各鄉鎮密切協作,因地制宜,在15個鄉鎮山坡地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由林業局提供苗木,做好技術指導,各鄉鎮組織退耕戶進行栽植,并完成自查自驗、后續跟蹤管理等工作;在洛禮公路沿線東面綠化荒山3000畝,主要區域是洛門鎮大柳村至蓼陽村東坡面山、荒地、大地埂,栽植樹種主要是容器油松、刺槐、山杏、山桃等耐旱樹種,實行承包造林機制,林業部門提供苗木進行技術指導、督促實施、進行成活率驗收;在南部溫泉、沿安等鄉鎮實施天保工程造林、森林撫育、封山育林,使全縣林業生態建設由重點區域向全覆蓋邁進。

嚴把驗苗關

  美化重點旅游景區,提高整體綠化水平。依托“三北”防護林工程、造林補貼等項目,繼續采取承包造林方式,沿響河溝流域擴大綠化面積,栽植油松、側柏等常青樹與刺槐、山杏、毛桃等樹種相結合,做到常年有綠、春夏有花,綠化水簾洞景區荒山荒坡1500畝;按照旅游景點綠化要求,由林業部門提供苗木,旅游局和馬力鎮負責實施,對木梯寺周圍現有林木進行改造,擴大綠化面積,提升木梯寺綠化檔次。同時,加快老君山森林公園開發建設步伐,建成一座全長27.56米、凈寬8+2×1.5米的景觀橋,并計劃建設上山步道臺階。在老君山森林公園建設森林體驗教育基地,建設森林體驗探險通道、森林科普中心各一處。

栽植補植行道樹

  加快綠色通道建設,形成道路綠化網絡。該縣林業部門在著重抓好全縣現有重點路段行道樹的補植管理的同時,今春在武漳路、丁高路、洛禮路、牟坪產業園區道路補植補栽100公里。嚴格按原栽植樹種和標準提供苗木,按原株行距、位置進行補栽,并對現有樹木整修樹盤,修枝澆水,加強管理。各鄉鎮通過自籌解決苗木的辦法,分別完成3—5公里鄉村道路綠化,栽植苗木以旱柳、楊樹為主,胸徑3—5公分,樹盤在1平方米左右。提高了栽植質量,做好后續管理工作,保證一次綠化成功。

嚴把苗木關

  大力發展果品基地,添綠增效林業產業。該縣把發展果品產業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一邊抓綠化一邊促產業,實現生態建設與林業產業的同步推進,今春計劃在城關、洛門、四門、鴛鴦、咀頭、灘歌等鄉鎮的20個村完成建園7840畝,其中花椒5530畝,蘋果1150畝,核桃500畝,杜梨150畝, 櫻桃510畝,建成洛門冶扶蘋果、四門灣兒花椒、鴛鴦李山花椒、咀頭張溝蘋果和桃等4個千畝點。積極創新建園工作機制,在高樓子年、洛門冶扶、山丹堡子和鴛鴦丁門等村,實行由大戶流轉建園,苗木由縣財政按照實際完成面積進行補貼的辦法;其他建園由林業部門統一提供苗木、培訓和技術指導,鄉鎮組織群眾栽植和后續管理,通過林業產業的大發展,增加農民實際收入,帶動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

及時澆水提高成活率

  創新工作措施,為生態建設做保障。今年來,該縣早準備、早安排,早動手,從天定高速行道樹栽植開始,在2月下旬開始整地造林,按照先渭河川臺區域、次南北山區、后南部陰濕山區的次序展開。建立健全縣鄉兩級生態建設工作機制,縣林業部門實行領導分片負責、股站長包鄉負責、技術員駐點負責制度,責任到人,各負其責,全局技術人員分為5個大組,27個小組,下駐各責任區蹲點造林。各鄉鎮按照退耕還林、果園建設、行道樹、義務植樹等任務確定負責領導和駐村干部,組織勞動力開展整地、栽植、澆水管理等工作,確保高質量完成任務。注重造林質量,嚴把苗木關、整地關、栽植關、管理關、驗收關等五關,強化造林技術指導和督促檢查,協調好造林各個環節,保證造林質量,提高成活率。此外,對重點生態建設工程實行通報制度,及時通報退耕還林、果園建設、行道樹栽植、義務植樹基地進展情況,加強對工作進度的督查和考核。

苗木基地

  今年,全縣計劃完成造林建園40200畝,其中退耕還林11600畝,建設優質果園12000畝,綠化荒山9100畝;栽植行道樹100公里;完成封山育林7500畝,實施森林撫育6000畝;完成果實套袋0.8億個,疏花疏果30000畝,黑膜覆蓋1000畝,培訓果農5000人(次),貧困村果農培訓達到1000人以上。截至目前,全縣已完成新一輪退耕還林7200畝、荒山造林5800畝,新建果園6900畝,栽植行道樹160公里。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時下,漫步在武山各地,樹更多了、山更青了、地更綠了,為武山構筑起了一道道綠色的生態屏障,更為可喜的是,愛綠護綠的生態理念也深入人心,蔚然成風。(張弘彥 王貴德)

攝影相關圖片
一場春雪讓天水的這個村莊美成了 麥積山的這場春雪,驚艷了世界 秦安的這碗湯是一絕(圖) 天水的這場春雪,驚艷了全城!(圖 大山里的螞蚱籠(圖) 張家川縣龍山鎮春耕現場(組圖) 探訪甜醅的制作過程(圖) 天水在線探訪袁記花饃(組圖) 天水在線走進張家溝村逛廟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