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修好后,孩子們上學不用走那么遠了,村里發生了巨大變化,家家戶戶都蓋起了新房子,生活越過越好!”說起如今的生活,武山縣沿安鄉仁峪村村民李高娃很高興。
沿安鄉是武山縣最偏遠的鄉,而仁峪村是沿安鄉最偏遠的自然村,生產生活條件非常艱苦。5年前,仁峪村的群眾要到鄉政府辦事,都必須繞行十多公里。
“路不好走,東西都要靠人背畜馱。”談及以前的生活,村民們仍感慨萬千,心有余悸。據介紹,曾有村民在雨天擔著崽豬去集市售賣時,不小心滑了一跤,導致終身殘疾。
仁峪村的氣候和土壤很適合種植中藥材,然而由于沒有通村公路,再好的特產也運不出去,農民增收受到極大制約。
打贏脫貧攻堅戰,破除瓶頸是關鍵。

制約仁峪村發展最大的瓶頸就是交通問題。2013年9月,武山縣委縣政府籌資40萬元修建西溝—仁峪通村道路。2017年,又投資200萬元,實施了西溝—仁峪通村道路硬化工程,廣大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顯著改善。
公路修通后不久,隨著一系列幫扶措施的跟進,一個衛生整潔、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逐漸呈現在人們眼前——肥沃的土地上,連片的中藥材散發出特有的芳香;新硬化的道路,通到了家家戶戶門口;新建的教學點和幼兒園里,書聲瑯瑯,孩子們喜笑顏開。
仁峪村的當歸等中藥材品質優良,公路修通后,外來客商蜂擁而至,往往在田間地頭就把藥材搶購一空,當地農產品再也不愁運不出去了,越來越多的群眾依靠自己勤勞的雙手走上了致富路。2016年,全村貧困面由5年前的70%縮減到15%,村民們的“腰包”鼓了起來,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

“這條路,真正修到老百姓的心里頭,我們打心底里感謝黨和政府!”李高娃一席話道出了全村人的心聲。(記者 白德斌 通訊員 關招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