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為了人民的健康
——武山縣洛門中心衛生院黨支部抓黨建工作紀實

近年來,武山縣洛門中心衛生院黨支部緊緊圍繞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這個核心,大力實施黨建引領和人才支撐工程,多措并舉強基固本,千方百計引才育才,為積極推進各項事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撐。院黨支部2次被縣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基層黨建示范點”。
抓黨建聚合力,建強基層支部。院黨支部牢固樹立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始終把建強抓實支部工作放在首位。一是明確職責分工,增強整體功能。去年9月圓滿完成黨支部換屆選舉工作,支委成員職責清楚、任務具體,做到開展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建立支部書記抓黨建任務清單、問題清單、責任清單和整改臺賬,全年基層黨建重點任務目標清楚、措施具體。二是強化黨員教育,認真對標提升。結合窗口服務行業實際,規范落實“黨員固定活動日”制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黨員黨性意識和宗旨意識明顯增強。今年已召開支委會議研究黨建工作12次,組織集體學習20次,講黨課4次,討論交流5次,組織黨員參觀臘子口戰役紀念館等黨性主題教育活動6次。認真對照事業單位支部規范化建設“八大類50條”驗收標準,逐一查漏補缺,目前已通過鎮黨委核查驗收。三是健全運行機制,發揮核心作用。按照集體領導、民主協商、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規范議事范圍和議事程序,醫院“三重一大”事項全部召開支部班子成員及職工代表會議進行集體討論決定,廣泛聽取黨員和職工代表意見建議,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

建機制重培養,強化人才支撐。以“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為理念,大興愛才、育才、引才、用才之風,建立健全多措并舉的人才培養機制,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氛圍。一是“走出去”開闊眼界。近三年先后選配105名臨床醫師、護理人員及功能科室骨干到省人民醫院、廣東省中醫院等省內外醫療機構進修深造、開闊視野,占到專業技術人員總人數的92%。組織20名中高級專技人員與43名年輕醫技人員結對幫帶,幫助提升整體素質。二是“請進來”幫帶提升。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積極開展柔性引才工作,長期與省中醫學院風濕科主任王海東教授、河南大學附屬醫院口腔科副教授王北京、副主任醫師張明、省人民醫院眼科主任馬建軍教授等建立合作關系,廣泛開展重大疾病的診斷治療,一方面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見上專家看上病,另一方面帶動提升了我院相關領域人員的業務水平。三是“沉下去”增長才干。積極實施健康精準扶貧工程,注重在脫貧攻堅一線培養鍛煉人才,定期組織醫療技術人員深入轄區貧困村開展巡診義診、健康宣傳等活動,今年以來開展活動146次,受益群眾3.6萬多人次,不僅受到群眾的普遍歡迎,而且使他們在基層接地氣、練本領,砥礪了品質,增長了才干。

優環境強服務,提升醫療水平。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推動各項事業健康發展,實現黨建與業務同頻共振。一是改善就醫環境。投入520萬元用于住院樓、行政大樓、住院病房、餐廳、醫療信息化及村衛生室建設,極大改善了辦公條件和醫療環境,為廣大患者提供了舒適、安全、優質的綜合醫療服務。二是引進先進設備。先后投入1200多萬元用于購置先進醫療設備,極大提升了我院醫療服務水平。重點加強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中醫康復理療科等特色科室建設,成功開展的種植牙手術和腹腔鏡微創術,填補了全縣醫療衛生行業和鄉鎮衛生院歷史空白,進一步提升了醫院的知名度,在甘谷、岷縣等周邊縣區受到廣泛關注。三是規范醫療行為。制定了以醫德醫風建設為主要內容的22項管理制度,強化醫務人員教育管理,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定期開展“黨員示范崗”和優質服務“流動紅旗”評選活動,引導廣大黨員亮身份、樹形象,帶動全體醫務人員爭當優質服務標兵,讓患者在醫院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溫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