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小康承載初心、小康屬于人民。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按照中宣部的統一部署,省、市、縣宣傳部的相關要求,武山縣融媒體中心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全景式呈現武山縣廣大干部群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壯舉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動實踐,深入刻畫基層干部群眾守望相助的團結、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零距離傳遞群眾平凡生活的溫度與感動,講述他們創造美好幸福生活的小康故事,進一步匯聚全縣人民堅定信心克難關、同心同德奔小康的強大力量。

近年來,武山縣在繼續實施“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巷道硬化項目的基礎上,將貧困村入戶路硬化扶貧項目作為改善貧困村基礎條件的重要抓手。2016年以來,累計投入扶貧資金10252.5萬元,實施硬化入戶路扶貧項目111.43萬平方米,貧困村巷道硬化實現全覆蓋。

在流程嚴監管上,經鄉鎮摸底上報后,由縣扶貧部門統一設計批復立項,統一在“陽光平臺”招標確定施工企業,下達到各鄉鎮(作為甲方)嚴格按設計圖施工,扶貧、交通、財政等部門及監理公司全程實施監管,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工程竣工后,經審計部門對工程量和投資開展審計出具審計定案表,縣級及時驗收并報賬撥款,做到了工程進度、質量全流程監管。

針對部分貧困群眾因勞力少等原因不能外出務工的實際,優先吸納項目村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全力配合施工企業參與項目建設,為貧困勞動力在家門口創造了就業崗位,想方設法增加群眾收入。

結合入戶路工程縣級聯合竣工驗收,指導督促各鄉鎮、各村重視項目后續管理,健全項目后續管理運行機制,成立村級項目后續管護小組,壓實管護主體責任,將管護責任明確細化到人,避免“重建設輕管理”,確保扶貧項目充分發揮效益。項目的實施,徹底解決了貧困村群眾出行和農產品運輸難題,極大改善了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