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山縣融媒體中心11月25日訊(記者 趙云霞 郭韻)“今天,針對村里集體地撂荒問題,咱們召開群眾代表大會,大家暢所欲言,談談自己的想法。”
“我的建議是搞個種植基地,種上些花卉……”
“這個想法也好著呢,可是大家都沒有搞過,心里沒有底,到底行不行?”
這是2019年4月份,武山縣洛門鎮大柳樹村召開的一次群眾代表大會上的討論場景。這次會議的主持人是大柳樹村黨總支書記王進明,距離他擔任村專職化書記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大柳樹村位于武山縣洛門鎮東邊,交通便利,歷史悠久。上世紀50年代,作為武山三大紅旗之一的大柳樹的衛生模范,受到國務院和中央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的表彰。
就是這個有著光榮傳統的村,在2018年全鎮各項責任目標考核中得了倒數第一名,在這種情況下,大柳樹村黨總支部被確定為軟弱渙散黨組織。
2019年3月,王進明臨危受命,作為專職化書記被選派到大柳樹村。面對村上黨組織軟弱渙散、黨員老齡化等問題,王進明大刀闊斧整班子、調結構、搞產業,將想干事、能干事的同志吸納到村班子中來,通過一系列加強班子建設的有效舉措,使村黨總支真正發展成為群眾基礎好、服務能力強的基層戰斗堡壘。

發展是第一要務。如何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為群眾謀利益是擺在王進明面前的一道難題。
在大柳樹村北邊,有77畝的村集體地。由于種種原因,除一小部分被群眾租種外,一部分地一度成為無人管理的撂荒地。王進明在這77畝地上打起了主意。

通過走訪了解、廣泛征求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王進明和其他駐村干部一致考慮在這里建立一個種植園。在這種情況下,一場有著特殊意義的群眾代表大會召開了。最終,經過民主投票,這片村集體經濟基地被分三個功能區建設。其中西區為苗木盆景培植區,占地20畝,該區主要栽植大櫻桃、沙柳、龍柏、紫藤、銀杏、丁香等苗木28000余株;中區為時令花卉、高檔苗木盆景展示區,占地15畝,主要栽植紅楓、金絲吊蝴蝶、紫薇、樹樁月季、玉蘭、桂花、白皮松、冬青、黃楊、大櫻花、紅葉小檗等16000余株;東區規劃為特色果蔬采摘區,種植草莓、圣女果、人參果、烏龍頭、香椿、獼猴桃、優質紅提、羊肚菌等果蔬。

基地運行后,村里首先吸納了一部分建檔立卡貧困戶務工,增加他們的收入。村民林鳳麗就是最早進入集體基地務工的受益者之一。農閑的時候她就到基地打一下零工,一天能掙60塊錢,增加收入的同時也照顧家里的孩子。
對于基地栽植的苗木,王進明聯系鎮上,鎮上需要綠化苗木時從基地里采購。就這樣,基地發展起來了,村里有了集體收入,村上也有了發展資金。

“組織把我選派到這里來,說明對我的信任,我只有擼起袖子加油干才能對得起這份信任,對得起群眾的期待。”面對國務院和中央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頒發給大柳樹村的兩張獎狀,王進明說,“我的目標是繼承大柳樹優良的歷史傳統,讓這面‘旗’高高飄揚。”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