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山縣融媒體中心8月25日訊(記者 關正庚 康正東 張書揚 杜鵑 唐文斌)金秋八月,蔬果飄香。走進武山縣洛門鎮大南河流域的蔬菜大棚內,前不久下種的蒜苗正如雨后春筍,從土層里探出茂密的發絲;復種豆角在支架上盤旋而上,長勢喜人;順著土壟而生的西葫蘆生機勃勃;卷心菜、香菜、娃娃菜等各類蔬菜也都郁郁蔥蔥,將在九月迎來豐收。

武山縣享有全國“蔬菜之鄉”的美譽,而洛門鎮更是以大南河流域的優質蔬菜而聞名武山。近年來,洛門鎮按照“六抓六化六促進”現代化農業產業發展思路,立足資源優勢,優化產業布局,大力發展蔬菜、果品等產業,打造了品種齊全、品質優良的蔬菜品牌,武山蒜苗注冊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萵筍、豆角認證為國家綠色A級產品,蔬菜遠銷國內26個省、市和俄羅斯、韓國等國際市場。

走進蓼陽村名蓼種植專業合作社,頭茬韭菜生長正酣。這頭茬韭菜是趕中秋節上市的,由于是旱地韭菜,品質好、價格高也不愁賣。村黨總支書記汪軍林告訴記者,今年蓼陽村集體經濟種植的蔬菜種類多,收益好,在大棚里種植了草莓、茄子、西紅柿、架豆、冬瓜等,還嘗試種植了20多畝的露天韭菜和十多畝的露天蒜苗,預計年產值能達到20多萬元。同時,村上還準備在今年九月份再規劃一部分土地,在蒜苗采收后繼續進行草莓的種植,更好的充實村級集體。

緊盯打造全省優質綠色農產品全產業鏈示范高地目標,洛門鎮還培育形成了眾多“一村一品”特色蔬菜種植品牌: “郭莊蒜苗”“宋莊辣椒”“下康水蘿卜”“郭莊萵筍”。同時,以牟坪、金川、東梁蘋果、塔麻櫻桃和趙碾草莓為代表的特色果品種植持續擴大,成為群眾增收的金鑰匙,有力助推鄉村振興。




(新聞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