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全面貫徹全省“兩基”迎國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和全省“兩基”迎國檢市縣區培訓會精神,緊緊圍繞《甘肅省“兩基”迎國檢工作實施方案》,精心部署,攻堅克難,狠抓落實,全市“兩基”迎國檢工作取得了成效。
武威市委書記火榮貴說,“兩基”迎國檢是對市、縣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全面考核和重要評判,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政治任務。為確保順利通過國家驗收,要采取有效方式,切實解決教育經費“三個增長”和“一個比例”資金缺口的問題。要根據省上要求,全部消除義務教育階段學校D級危房,確保實現“校校無危房”的目標。要做好緊缺學科教師的招錄、培訓工作,徹底解決教師空編和學科結構性不合理的問題。教育、公安部門要加快脫盲人口戶籍學歷信息更新工作進度。堅持實事求是,做實做好“兩基”迎國檢各項工作。為此,武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兩基”迎國檢工作,成立了“兩基”迎國檢工作領導小組,加強了對全市“兩基”工作的領導,制定了《武威市兩基迎國檢工作實施方案》,全面安排部署了全市“兩基”迎國檢工作。市政府同各縣區政府、市直各部門,縣區政府同部門、鄉鎮,教育部門同學區、學校層層簽訂了“兩基”迎國檢工作責任書,形成了全市“兩基”迎國檢工作管理體系。先后多次召開了全市“兩基”迎國檢工作推進會。3月份以來,省政府“兩基”迎國檢督查組和省直相關部門對武威市“兩基”工作進行了8次督查,督促和指導全市“兩基”迎國檢工作的有效開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組織督查組進行了10輪全面督查,及時下發了督查情況通報,督促縣區政府和相關部門全面做好整改工作。市監察局和市教育局出臺《“兩基”迎國檢工作中違紀違規行為實施責任追究的暫行辦法》,建立了“兩基”迎檢工作責任追究制度。各縣區按照市“兩基”迎國檢工作領導小組的整改意見,認真梳理存在的問題,查漏補缺,積極整改。同時,市、縣區教育局機關開展“進千校、訪萬戶,促兩基、迎國檢”活動,市、縣區教育局機關210多名干部分別聯系全市94個鄉鎮的764所中小學,廣泛開展了進校訪戶活動。
武威市今年規劃實施教育項目89項,規劃投資5.31億元,目前續建和新建項目55項,完成投資1.1億元。加快教育布局結構調整,2008-2010年,全市共撤并中小學552所,2011年計劃撤并學校104所。全市90%的初中集中到城鎮辦學,80%的小學集中到行政村辦學。市縣區政府著力解決城區教育資源短缺問題,今年在武威城區新建初中、小學各1所。民勤縣著力打造教育城,西關寄宿制初中、南關寄宿制小學、西關幼兒園和民勤縣特殊教育學校已開工建設。古浪縣著力優化城鄉融合發展核心區教育,改擴建、異地遷建及特教學校項目建設穩步推進。天祝縣著力發展民族地區義務教育,投資1.19億元異地新建了天祝二中,天祝二中附屬設施配套項目和城關一小擴建等項目進展有序。廣泛開展幫扶、捐助活動,全市捐款251.5萬元,捐物3.5萬臺(件),捐贈圖書139.1萬冊,有效地改善了辦學條件。目前,全市排除D級危房8.7萬平方米,非D級危房1.7萬平方米,危房比例由2010年1.31%下降到0.45%,剩余D級危房將在8月底前全部拆除。
武威市優化教師學科結構,強化管理提高教育質量。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切實加強學校德育、體育、藝術教育、衛生和國防教育工作,扎實開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市教育局制定下發了《關于做好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入學鞏固工作的通知》,強化“控輟保學”工作制度和措施。市、縣區教育部門對0-18周歲人口進行了普查,摸清了適齡兒童少年入學、鞏固及學業完成情況。全面落實“兩免一補”惠民政策,不斷完善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學生救助體系。保證留守兒童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殘疾兒童按時入學,完成學業。目前,全市小學入學率、鞏固率達到100%,初中入學率達99.77%,15周歲人口小學完成率達到100%,17周歲人口初中完成率達到99.59%,殘疾兒童入學率達到86.06%。著力配齊教師隊伍,招聘錄用一批教師,解決教師隊伍結構不盡合理的問題。提高教師待遇,天祝縣、民勤縣為偏遠地區36個鄉鎮工作的教師每月發放生活費或交通補貼人均50元。組織開展區域內城鄉教師交流任教、結對幫扶、送教下鄉活動。積極開展師資培訓,培訓人數3884人。目前,全市小學、初中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校長崗位培訓的合格率、教師任職資格合格率均達到100%。新聘教師到崗后教師學科結構基本合理,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得到提高。
武威市多方籌資,加大教育經費投入。各縣區政府不斷加大財政對教育的支持力度,逐年提高預算投入。教育經費各項指標中,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教師工資都做到了逐年增長,教育費附加應征盡征,足額撥付教育部門使用,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用于教育的比例超過50%。目前,各縣區落實欠補資金總計16497萬元。
為了鞏固掃盲成果,武威市各縣區、鄉鎮設立了掃盲教育管理機構,完善了掃盲工作機制。加大掃盲工作力度,免費發放掃盲教材7000冊。涼州區印發《掃盲工作手冊》600冊,發放到鄉鎮、村農民文化技術學校。采取教師、學生保教的方式,推進掃盲工作,近三年全市共有22161名青壯年脫盲,非文盲率由2008年的97.75%上升到99.96%。采取農民實用技術培訓,三年來全市共大力開展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培訓農牧民共90萬人次。
武威市各縣區和學校建立健全了學校安全管理目標責任制、通報整改制、信息報送制、應急預案制、聯防聯控制等制度。堅持開展師生安全教育和安全演練,定期開展校園安全隱患排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加強學校管理人員培訓、安保力量建設、技防設施建設,增強學校安全防范能力。全市校園及周邊環境良好,校園內無安全隱患,無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