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張家川農業機械快速增長,農民購買農機具的熱情空前高漲。目前僅拖拉機的擁有量約有7000多輛,但是,農業機械安全管理存在四個方面的隱患。
一是農村路況差。90%的村沒有通公路,且土路的路面窄,轉彎急、坡度陡,車輛行駛安全系數低;農機駕駛員安全意識差,“黑車非駕”現象十分普遍;農機違章作業現象較為普遍。超速超載,客貨混裝現象嚴重;農村群眾的安全意識差,山區交通落后,沒有開通客運車輛,群眾趕集、出售農產品,只有搭乘拖拉機。
二是農機分布廣,安全管理難度大,一些安全隱患不能及時得到督查和整治,突出表現在鍘草機械的安全管理、夏收期間機械脫離、碾場機械的安全防護以及麥場防火,得不到有效控制和監督。
三是農村加工機械疏于管理,主要是管理部門的認識有誤區,認為農機監理的工作就是對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的監督管理,對其它農機無力顧及。
四是機手缺乏常識和操作規程,未經磨合的新機具便投入正常使用,大大縮短了機具使用壽命,也給安全管理埋下了隱患。筆者經過調查發現,影響農機安全管理的主要原因是:農機監理操作難,《道路交通法》實施后,取消了農機監理機關的“三權”,取消了農機監理標志。農機監理部門加強農機違章查處難以操作;農機管理工作量大面寬,人員編制不夠,經費嚴重不足。
因此,筆者認為,要加強農機安全管理,必須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各級政府應加強對農機安全生產的領導,充分認識農機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各級政府要以法律法規的形式,確定監理機構,促進農機監理走向法律化、規范化、制度化建設的軌道。
第二,政府部門應解決好農機監理工作與國家法律、法規不一致而難以開展的問題。建議專門成立縣級農機安全管理巡查警,行政歸公安部門領導,人員及經費歸農機部門管理,具體執行農機安全管理的路查。
第三,加大宣傳力度,扎實抓好農機操作人員的安全教育工作。要運用典型農機事故案例和事故錄像、事故圖片,經常性深入基層,進行宣傳,以增強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