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湘賢在張家川縣恭門鎮察看災情
2008年5月12日下午2時2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生7.8級地震,波及張家川縣,震感強烈。地震災害致使全縣一些房屋倒塌或損壞,部分基礎設施受損,部分群眾受傷,個別鄉鎮有大家畜傷亡,給廣大群眾的財產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損失。據調查核實,截止5月14日,全縣受災涉及15個鄉鎮214個村的3585戶,20187人,因災倒塌房屋的有448戶,1122間,損壞房屋的有1401戶,5851間,造成危房的有600戶,2502間,造成34處山體塌方或出現裂逢,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205.28萬元。地震災害發生后,張家川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迅速做出反應,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在第一時間對學校、幼兒園、醫院、銀行、水庫、礦山生產企業等重點區域、重點人群、重點單位采取了疏散人群、停產、加強安全保衛等應急措施。當天下午,縣四大組織領導深入各鄉鎮及時調查了解受災情況,及時統計上報市委、市政府,全面開展了抗震救災工作。

馬湘賢來到張家川縣一院慰問災情群眾,并送上了500元慰問金
5月13日,市委馬湘賢書記來我縣調研災情后,我們按照馬書記的指示精神,把抗震救災作為當前全縣的一項首要任務,加強組織領導,采取有效措施,積極開展了抗震救災工作:
一是及時成立了由縣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縣政府主要領導任指揮長的張家川縣抗震救災領導小組,明確了具體工作職責,加強了對全縣抗震救災工作的組織領導。
二是緊急召開由縣四大組織領導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全縣抗震救災工作會議,通報了我縣受災情況,傳達了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四川汶川縣發生強烈地震情況和關于做好抗震救災工作的通報》、中共天水市委辦公室、天水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做好抗震救災工作的緊急通知》,以及市委馬書記5月13日在我縣調研災情時的講話精神,研究部署了當前全縣的抗震減災工作。
三是縣四大組織領導深入所包鄉鎮,指導抗震減災工作,并對受災群眾進行走訪慰問,了解受災情況,安撫群眾情緒,幫助解決受災群眾的困難和問題,鼓勵他們樹立信心,戰勝災害。縣委組織部籌集資金22200元,對全縣71名受災困難黨員進行了走訪慰問。

四是縣委、縣政府堅持把幫扶作為抗震救災的重要舉措,四大組織領導帶領幫扶單位,深入定點幫扶村,了解群眾受災情況,根據群眾需求,積極開展結對幫扶,切實解決衣、食、住、醫等方面的燃眉之急,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五是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弘揚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動員組織全縣各界人士為受災群眾捐款、捐物,奉獻愛心。縣直有關部門、群眾團體積極發揮各自優勢,廣泛發動社會各界人士踴躍捐款。縣委統戰部、縣民族宗教局積極組織宗教界人士進行捐款;縣委組織部積極號召廣大黨員進行捐款;縣委統戰部、縣工商聯積極組織非公有制經濟人士進行捐款;縣工會、團委、婦聯積極發動全縣職工、青年、婦女捐款。5月15日上午,縣四大組織領導和機關干部帶頭為受災群眾捐款27000多元,全縣各部門、各鄉鎮干部職工也紛紛慷慨解囊,為受災群眾奉獻愛心。截止15日下午6時,全縣共捐款60743元。目前,捐款活動仍在進行當中。
六是縣委、縣政府加強值班工作,提出了縣四大組織領導值班名單,要求各單位安排好各自值班,主要領導手機保持24小時開機,確保通訊暢通。加強對干部的組織紀律教育,堅持和完善請銷假制度,要求各鄉鎮、各單位主要領導要堅守工作崗位,原則上不得外出,因故確需外出的,要向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請假。
七是宣傳、廣電部門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統一宣傳口徑,按照有關規定,加強宣傳報道工作,及時發布震情、災情信息,普及地震基本知識,及時平息、澄清各種謠言或誤傳,安定了人心,維護了穩定。

縣委書記蒲軍深入受災農戶指導抗震救災工作
5月18日下午,縣委副書記、縣長、縣抗震救災指揮部指揮長馬小龍主持召開抗震救災指揮部會議。會議要求,根據全縣抗震救災工作的新形勢,成立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抽調專門工作人員,落實辦公地點。組建十二個專業工作小組,明確了各專業工作小組的責任領導、牽頭部門和工作職責。指揮部會議結束之后,各專業小組分別召開會議,進一步研究提出了各自的工作方案。5月18日晚8時,縣委副書記、縣抗震救災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馬正業主持召開第三次領導小組會議,明確了各小組機構、人員、職責和聯絡方式。目前,各專業小組已按照各自職責,積極投入全縣抗震救災工作。

張家川鎮團結寺在聚禮日自發舉行抗震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