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不再冷
張家川實施“溫暖工程”側記
連日來,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迎來第二場降雪,氣溫驟降,讓人難以抵擋,但梁山鄉中學的教室里卻溫暖如春。這是張家川縣開展學習實踐活動中為了解決農村寄宿制初中冬季取暖實施“溫暖工程”帶來的新變化。
果斷決策,孕育桃李滿園
近年來,張家川縣城的中小學校全部用上了暖氣,而農村學校仍然靠火爐取暖,既不安全又不衛生,特別是13所寄宿制學校,每到冬天,學生宿舍煙熏火燎,室溫也無法保證,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體健康。今年初,張家川縣委、縣政府在學習實踐活動中關注民情細調研,情系民生重教育,自籌800萬元啟動實施了“溫暖工程”,即在馬鹿中學、張棉中學、龍山中學等13所初中進行修建鍋爐房及取暖設施改造工程。今年8月該工程土建及管網改造工程在13所中學同時開工。至目前,13所中學已全部供暖。馬關中學于2008年完成了管網改造并供暖。至此,全縣15鄉鎮近3萬農村中學師生告別了土火爐。 梁山鄉中學七年級學生馬洋說:“原先,一下課,幾十個同學圍著一兩個火爐,只能在心理上取暖,現在在學校上課比家里要暖和,能享受上干凈衛生的暖氣,真的很感謝黨和政府的關懷!”
民生財政,滋澤蘭蕙千畝
今年年初,張家川縣政府常務會議專門就農村中學冬季取暖問題進行了研究,并制定了《張家川縣農村中學取暖設施改造工程實施方案》,決定從今年8月份開始,全面組織實施農村中學取暖設施改造工程。此項工程涉及全縣13所農村中學,需投入資金800余萬元。對于一個經濟落后的國扶少數民族自治縣來說,不是一個小數字。縣委、縣政府在采取壓縮購買車輛、出國考察、精簡會議的同時,調整財政支出,自籌資金800萬元,為工程的順利實施提供了資金保障。
往年入冬后,是學生家長反映學校取暖,供水等問題的高發期,張家川縣教育體育局長妥興旺激動地說:“往年每到冬季,神經就像弦一樣繃的很緊,怕學生煤煙中毒,最怕夜間電話鈴聲響起,今年告別土火爐,這份心事總算放下來了。”
同心協力,催生杏壇冬暖
該工程土建及管網改造工程由縣教體育局負責實施,鍋爐、管道及其配件由縣財政局統一采購。為了加快工程進度, 張家川縣于10月份在木河中學召開了全縣農村中學取暖設施改造工程現場會,對全縣工程實施再次進行了督促和部署。縣委、政府分管領導多次深入施工現場檢查、督促、協調工程建設,確保了今冬正常的供暖。近日,省上下撥了農村中小學冬季取暖專項補助,確保了農村中小學冬季取暖用煤的供給。梁山鄉中學校長馬國升語重心長的說:“原先不但每周安裝拆卸爐具很麻煩,而且學生生火危險性很大,并且剛粉刷的潔白教學樓墻壁,一冬出來就像黑瓦窯,來年又要花兩萬余元的粉刷費用,更重要的是梁山鄉山高陰冷風大,經常刮倒風,學生取暖危險性很大,讓人經常提心吊膽的,現在放心多了。”
據悉,張家川縣是天水市率先實施農村寄宿制中學取暖設施改造工程的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