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日,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政協組織的部分宗教界政協委員赴北京、遼寧、山東等地考察學習圓滿結束后返回天水,帶領我縣黨政考察團赴平涼、寶雞、楊凌、西安參觀學習剛剛歸來的縣委書記劉長江不顧考察勞累,放棄休息專程在天水看望慰問了考察團全體成員并作了重要講話。

劉長江代表縣委、縣政府對考察活動的圓滿成功表示熱烈祝賀,對宗教界人士,長期以來致力于張家川發展穩定事業,做出的杰出貢獻表示衷心的感謝。
劉長江在講話中指出,張家川縣作為隴東南地區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近年來,在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光輝照耀下,全縣的各項事業有了長足發展,除了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全縣上下艱苦不懈的努力以外,全縣廣大宗教界人士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要促進張家川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各項事業繁榮進步,除了抓好黨員隊伍、干部隊伍以外,還要把宗教界隊伍建設好。這幾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全縣發展進步都凝結著宗教界人士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在發展經濟、精神文明建設、移風易俗、民事糾紛調解、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等工作中,宗教界人士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劉長江在講話中強調,要加快張家川縣的發展,不僅要站在張家川看張家川,更重要的是要跳出張家川看張家川,要站在全市、全省、全國,乃至全球的角度上來看張家川,這樣才能為張家川今后的發展謀劃好一個藍圖,才能把張家川的發展引到一個正確的軌道上來。這一次縣上下大決心,花大氣力,安排宗教界人士到外地參觀學習開闊視野,體現了縣委、縣政府對宗教界人士的關心和關懷,同時,也是縣上依靠宗教界的思想解放,思想的進步,來帶動全縣各級干部群眾解放思想,開拓進取的一個重要措施。
劉長江說,不懂全局就不足以謀一隅,一個懂全局的人,懂得了全局的人,知道世界是什么樣子,知道全中國是什么樣子,知道先進的地方是什么樣子,那么才能謀劃好我們張家川的事情,如果僅站在張家川看張家川,那是謀劃不了未來的。通過這次的考察學習,大家在思想上肯定有了一個大的收獲,通過看別人的、看外面的發展,對我們張家川如何發展大家很可能會有許多好的思想、好的想法、好的體會。劉長江要求考察團成員要通過看北京、天津、大連、青島、煙臺這些發達地區,發展經濟的一些成果、經驗,思考張家川的發展,謀劃張家川的發展,給縣委縣政府多出主意,把今年的工作干好,把“十二五”規劃編制好,把更長遠的事謀劃好。
劉長江強調,要把教育農民的問題作為治縣之策,現在干部隊伍里懶散庸的現象比較突出,群眾等靠要的思想比較突出,這需要廣大宗教界人士對上給縣委縣政府當好高參,對下給縣委縣政府當好教育群眾、解放思想、艱苦奮斗、自力更生建設好美好張家川的助手。通過每天做禮拜接觸廣大的群眾,給群眾灌輸一些先進的思想、先進的智慧,教育群眾自覺的知法、守法,自覺的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加快發展。
在談到我縣今后怎么樣發展時,劉長江指出,除了縣委縣政府決策以外,上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外,關鍵要靠我們自己干,要教育群眾干。宗教界人士聯系群眾廣泛,做群眾工作有很多特長,希望宗教界人士要發揮自身的優勢,配合縣委政府把群眾工作做好,只要全縣上下集中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成一股繩,就能促進張家川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就能實現縣委提出的搶抓機遇、奮力趕超、強力推動全縣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的宏偉目標。
隨團考察的縣政協主席李棟一,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馬全榮,縣政協副主席、清真西大寺教長張成林,縣政協副主席馬威及縣政協秘書長、縣宗教局負責人參加了座談會。
跨出家門看世界 凝心聚力謀發展
——張家川縣組織部分宗教界政協委員赴北京、遼寧、山東等地考察學習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張家川縣提出的加強黨員隊伍、干部隊伍、尤其是宗教界人士隊伍建設的要求,充分發揮政協委員和宗教界人士的橋梁紐帶作用,凝心聚力,為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民族團結、宗教和順、構建和諧社會獻計出力,4月19日至5月2日,以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政協主席李棟一為團長,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馬全榮為副團長,縣政協副主席、清真西大寺教長張成林,縣政協副主席馬威及縣政協秘書長、縣宗教局負責人,部分政協委員和宗教界人士47人為成員的考察團,先后到北京、秦皇島、大連、威海和青島等地考察學習。
考察團走訪了北京牛街禮拜寺、大連清真寺和青島清真寺,瞻仰參觀了毛主席紀念堂,游覽了故宮博物館、頤和園、天壇、鳥巢、水立方和軍事博物館,攀登了世界上最長的防御體系城墻八達嶺水關長城,感受了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黃金海岸線。在考察學習中,各位宗教界人士學習借鑒了生產養寺經驗,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目睹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通過實地查看,走訪座談,相互交流等形式,各位政協委員和宗教界人士一致認為,所到之處政通人和,經濟和社會事業蓬勃發展,民族團結,宗教和順。他們也深刻的體會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沒有和諧穩定的社會大環境,就不可能有民族地區的大發展,沒有民族地區經濟的共同發展,就是最大的不穩定。同時,他們也意識到,雖然張家川縣自然條件差、經濟基礎薄弱、文化教育相對滯后,與周邊縣區相比,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但是,新一屆縣委、縣政府能夠審時度勢,不甘落后,結合全縣實際,提出了以舉特色旗、打民族牌、走民營路、建和諧縣為基本方略,以發展高于一切、穩定壓倒一切、民生重于一切和黨建保證一切為基本理念,在全縣上下營造出了一心一意的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濃厚氛圍。

各位宗教界人士一致表示,他們將積極配合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認真貫徹執行好黨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開展以寺養寺、減輕農民負擔、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在建設好三支隊伍尤其是宗教界隊伍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廣大政協委員也紛紛表示,他們將切實履行好政協委員職能,發揮好帶頭表率作用,團結廣大信教群眾和不信教群眾,密切關注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存在突出困難和問題,積極為縣委、縣政府諫言獻策,為構建和諧張家川而貢獻出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