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張川 新氣象 新跨越
編者按 今年以來,尤其是鄉鎮、部門領導班子調整后,全縣各級黨組織按照縣委十一屆六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堅持“舉特色旗、打民族牌、走民營路、建和諧縣”的基本方略和“發展高于一切,穩定壓倒一切,民生重于一切,黨建保證一切”的基本理念,實施項目帶動、科教興縣、趕超發展三大戰略,做強草食畜牧業、礦產業、民族加工業、商貿旅游業四大產業,在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化、工商經濟發展、城鎮綜合開發、社會事業發展上實現了新的突破,強力推動張家川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尤其是12件實事辦理、項目建設、畜牧養殖、農業結構調整、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村陣地建設等民生和農村基層工作成效顯著。張家川新聞網特推出系列報道,以饗讀者。
實事辦好 好事辦實
張家川縣政府承諾12件實事進展順利 (系列報道之一)
今年以來,在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全縣各級組織的共同努力下,縣政府在縣十四屆四次人代會上承諾為民辦理的12件實事得到較好落實。

全面完成劉堡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啟動實施平安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劉堡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總投資2978萬元,可解決劉堡6鄉鎮50個行政村8630戶42548人的飲水問題。止目前,已完成5鄉鎮45村6120戶的進戶工程,已有4鄉鎮16村1864戶實現通水,完成投資2380萬元;平安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完成初設前期工作。

完成南山梁萬畝蘋果基地建設,新建果園7000畝,改造老果園3000畝,并完成基礎設施配套項目。南山梁萬畝蘋果基地是全縣實施的省級“整合資金、整村推進、連片開發”扶貧試點項目,涉及大陽鄉、龍山鎮8村2306戶。2009年縣上整合扶貧等部門資金1005萬元,一次性建設果園1萬畝,其中新建6500畝,改造老果園3500畝。2010年,針對該基地果樹成活率低的問題,縣上組織相關鄉鎮和林業部門,于10月底開始對該基地進行了補植補造,共補植補造1200畝,6.6萬株。投資40萬元完成南山梁萬畝蘋果基地10公里道路建設。南山梁萬畝蘋果基地灌溉工程總投資780萬元,該工程于今年7月份開工建設,已建成水源井5眼,機電控制房3座,高位蓄水池3座,完成投資490萬元。

在張棉、劉堡2個片帶的10個村實施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工程。今年全縣整村推進扶貧項目投資759萬元,在2個片帶8個貧困村實施。一是投資346萬元完成了張棉鄉石硤庫區畜牧產業連片開發,引進良種基礎母牛600頭,在東峽村修建堤防工程1000米,種植藥材200畝,在喜灣、上蔣村新修梯田300畝。二是投資413萬元完成了劉堡鄉東山梁人畜飲水工程建設。在劉堡鄉五星等4村修建人畜飲水工程,解決了4村598戶3144人的飲水問題,新修梯田400畝。

完成張川鎮崔家等5村新村莊建設工程,完成32個重點村和縣城小巷道硬化工程。張川鎮西關村新村莊建設,完成西關村標準化養牛小區一期工程,修建牛舍17棟。投資800萬元,建成農貿中心和集村辦公、村民居住、配套服務為一體的“城中村”改造開發綜合示范區,安置群眾120戶。整合資金76萬元,完成集辦公、農家書屋、代辦式服務、學前教育、村衛生所、“五保戶”之家、便民超市等功能為一體的村組織活動場所1處;崔家村累計投資322.8萬元,改造果園170畝,新修梯田500畝,完成50畝 “五位一體”陽光溫室20座,塑料大棚50座,建成22畝規模化養殖小區,修建通村公路3公里,硬化村組道路4條5公里,建成“一池三改”沼氣池200戶,對83戶農民實施易地搬遷;張川鎮峽口村依托扶貧開發整村推進項目,投資205萬元,新建蔬菜大棚78座、牛棚85座,引進基礎母牛250頭,修建村文化、衛生室1處。實施人飲工程1處,可解決136戶832人的飲水問題;張川鎮孟寺村修建陽光溫室500座、塑料大棚420座,建成“一池三改”100戶,有組織輸轉勞務人員360人。投資3.5萬元硬化村小巷道11條2942平方米,投資6.8萬元,硬化通村公路4.5公里,設立固定垃圾處理點1處;張川鎮西街村以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新建垃圾點15處,投資72萬元硬化村小巷道35條2.8萬平方米,投資10萬元建成人飲工程1處。在縣城濱河西路南側征地85畝,建成集寄養育肥、畜產品交易、屠宰加工為一體的畜牧綜合示范區1處,大力發展二、三產業,農民收入大幅增加。32個重點村小巷道硬化工程,已基本完成26個村的巷道硬化工程,共投放水泥7200噸,硬化面積204000平方米。
實施農村危房改造2716戶。今年全縣共實施農村危房改造2700戶,涉及全縣15個鄉鎮,總投資1.54億元。在項目實施中,嚴格審核把關,核準建房對象,堅持規劃先行,注重功能布局,強化質量監管,加強技術指導,整合項目資金,產業示范帶動,止目前,全縣15個鄉鎮的危舊房改造已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