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跨越式科學發展新合力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鄉鎮黨委換屆工作綜述

嚴肅換屆紀律安排會議
剛剛結束的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鄉鎮黨委換屆工作,按照中央及省市委的總體部署,牢牢把握明確以謀劃和推動鄉鎮科學發展、選好配強鄉鎮黨委領導班子為重點,突出抓好形成一個好報告、選出一個好班子兩件大事,認真落實發揚民主、推進改革、嚴肅紀律三項關鍵舉措,深入調研摸底子、先行試點探路子、周密部署抓統籌、加強領導強保證、嚴格程序保質量、優化結構強班子、嚴明紀律正風氣,經過基層廣大黨員群眾的共同努力,向基層廣大黨員和干部群眾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

加強領導作保證 鄉鎮黨委換屆扎實有序開展
堅持在深入調研、摸清底數的基礎上,健全組織領導體系,分層開展培訓,為鄉鎮黨委換屆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保證。一是健全領導體系強基礎。認真落實縣委書記第一責任人和鄉鎮黨委書記直接責任人職責,成立縣鄉換屆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組織設立民主測評、考核考察和換屆風氣、群眾滿意度測評等工作組,形成了以縣委為統領,組織、紀檢、宣傳等部門橫向聯動、協同配合,鄉鎮黨委主抓落實的工作格局。二是安排部署促落實。縣委先后召開4次常委會議和1次全委會議,對鄉鎮黨委換屆工作進行安排部署,縣委書記和各鄉鎮黨委書記認真開展談心談話活動,組織部門結合組織部長進千鄉活動,深入鄉鎮專題調研,了解和掌握黨員干部思想動態,認真聽取基層干部群眾意見建議。精心組織開展試點,總結完善鄉鎮黨委換屆工作經驗。三是強化培訓精業務。分層開展以“政策是不是吃透、程序是不是掌握、紀律是不是知曉”為主題的培訓活動,采取組工干部重點講、試點鄉鎮交流講,以及播放幻燈片、展示資料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全過程講解和演示鄉鎮黨委換屆的重點環節和步驟,增強培訓效果。四是建立機制強保障。建立和完善縣級領導聯系鄉鎮制度,分類指導和統籌推進機制,工作信息和重大事項反饋報告機制,經費保障機制等“四項機制”,確保了鄉鎮黨委換屆工作順利完成。

黨員群眾使權利 基層民主建設積極推進
始終堅持把規范程序作為保證換屆成功的關鍵,確保該走的程序一個不少,該把握的工作細節一個不省。
“兩推一評三公示一選舉”推選黨代表。堅持把黨代表產生程序公開于黨員群眾的有效監督之下,全面實行“陽光推選”,擴大了黨代表產生過程中的民主。“兩推”即運用黨員推薦、群眾推薦相結合的方法,多于分配代表30%的比例,推選產生黨代表候選人推薦人選,并與試點鄉黨委溝通,按照多于20%的差額比例,研究確定了黨代表候選人初步人選,確保黨代表的廣泛性;“一評”即組織黨員群眾、“兩代表一委員”和宗教界人士,通過召開領導點評和群眾評議大會,對黨代表候選人初步人選進行公開評議,廣泛征求黨員群眾意見,確保了黨代表的先進性;“三公示”即認真落實黨代表候選人公示制度,對黨代表候選人推薦人選、初步人選和預備人選實行“三榜公示”,接受黨員群眾的監督,確保了黨代表的質量;“一選舉”即各選舉單位在代表候選人預備人選公示無異議后,組織召開黨員代表會議,醞釀確定代表候選人,并組織召開黨員大會,采取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選舉產生黨代表。

“四深入四調研四謀劃”起草“兩委”報告。各鄉鎮緊緊圍繞形成一個好報告,嚴格落實鄉鎮黨委書記第一責任人職責,認真負責報告起草工作,組成由分管領導帶隊的調研組,深入黨員群眾中間,為起草“兩委”工作報告掌握第一手資料,確保報告質量。一是深入村組,調研基層組織現狀,謀劃如何提高基層組織建設能力的問題。二是深入學校文化站,調研農村文化現狀,謀劃如何提高農村文化水平的問題。三是深入鄉鎮衛生院,調研農村醫療保障,謀劃如何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四是深入黨員農戶家中,調研農村生產生活,謀劃如何提高增加農民收入的問題。

“五個堅持”將群眾有效監督貫穿換屆全過程。民主推薦時,堅持對嚴肅換屆紀律情況進行問卷調查,了解是否有干部存在違反換屆紀律行為。確定考察對象時,堅持與紀檢機關溝通,征集干部監督信息。考察對象公示時,堅持把是否違反換屆紀律列為一項舉報內容。組織考察時,堅持了解考察對象是否嚴格執行換屆紀律。換屆選舉時,堅持由候選人書面報告履行職責、廉潔從政和遵守換屆紀律的情況,并組織代表和委員對換屆風氣進行民主測評。在整個換屆過程中,把“5個嚴禁、17個不準、5個一律”作為換屆工作中不可逾越的“紅線”、不可觸摸的“高壓線”,切實維護換屆工作的嚴肅性;全縣各級組織領導、組工干部、鄉鎮干部分層向全縣人民做出了換屆承諾。聘請10名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離退休老干部等組成的鄉鎮換屆風氣監督員隊伍,對全縣鄉鎮黨委換屆進行全程監督,有效確保了鄉鎮黨委換屆風清氣正。

德才兼備選人才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加快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委精神,以配強鄉鎮黨委書記為重點,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標準以及重實績、重公論和注重一線的用人導向,為順利實現“十二五”規劃選優配強班子。一是科學分析鄉鎮領導班子現狀。結合“組織部長進千鄉”活動,積極開展以“查黨員變化情況,摸清主要依據;查黨員思想狀況,摸清基礎條件;查黨委班子現狀,摸清工作重點;查換屆存在問題,摸清努力方向”為主要內容的“四查四清”活動,科學分析鄉鎮黨委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年齡結構、文化程度、任職年限等情況,全面掌握了鄉鎮干部隊伍基本情況和思想動態。二是加強對年輕干部的教育培訓。著眼于為鄉鎮黨委換屆儲備年輕干部,對省、市、縣儲備的80后和各鄉鎮推薦的優秀年輕干部,采取集中培訓、討論交流和知識測試相結合的方式,舉辦為期3天的專題培訓班,促進了年輕干部之間工作交流。三是公選鄉鎮黨政副職人選。拓寬鄉鎮領導干部選拔任用渠道,采取筆試、面試、組織考察相結合的方式,公開選拔了10名優秀年輕干部,優化了鄉鎮黨政領導班子結構。四是加強基層選拔干部力度。加大從農村基層一線選拔任用干部力度,采取“兩推一考一調查”(鄉鎮推薦、縣上推薦、組織考察、民意調查)的方式,從符合條件的優秀村黨支部書記中選拔了3名鄉鎮黨政副職領導干部人選,有效調動了村干部工作積極性。五是切實提高換屆考察工作質量。認真制定《鄉鎮黨委換屆工作考察方案》,堅持把干部“德”的考核作為選優配強鄉鎮領導班子的關鍵環節,明確20項內容,積極開展干部“德”的反向測評調查,嚴格落實考察預告和公示制度,有效保障了廣大黨員群眾對干部工作的參與權、知情權、監督權和選擇權。六是堅持正確用人導向優班子。著眼于形成正確的用人導向,嚴格程序,規范操作,確保干部選拔任用公開公正,特別是通過充分發揚民主,一批業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干部脫穎而出,黨委班子結構進一步優化,干部整體素質進一步提高。

全縣鄉鎮黨委換屆工作在各級黨委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順利完成,進一步提高了黨在農村的執政能力、鞏固了黨的執政地位,增強了黨員的黨性觀念,統一了黨員干部的思想行動,凝聚了科學發展的強大合力,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的張家川提供了堅強有力的保證。

換屆工作中的有關文件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