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張家川 再看張家川
——張家川縣組織宗教界代表人士赴寧夏、內蒙、陜西學習考察

(參觀吳南清真大寺)
按照縣委提出的加強“黨員隊伍、干部隊伍、宗教界人士隊伍”三支隊伍建設的要求,10月9日至21日,以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馬玉鳳為團長,縣人大副主任海金武、縣政協副主席王存珠為副團長,組成以部分宗教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伊協委員共38人為成員的考察團,先后赴寧夏、內蒙、陜西進行了為期13天的學習考察。
這次外出學習考察的主要任務是:加強與周邊統戰領域的溝通交流,學習借鑒民族地區統戰民族宗教工作成功經驗,進一步啟迪思維,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的工作能力;進一步拓寬宗教界人士的視野,解放思想,努力提升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工作水平;參觀考察民族地區發展民族經濟新模式,引導宗教界在弘揚宗教優秀文化、促進經濟發展方面新思維;參觀考察革命根據地,進行傳統教育,進一步加強愛國主義思想教育;親眼目睹外地在發展民族教育事業、城市建設與管理方面的新面貌,激發建設家鄉、發展家鄉的熱情與活力,進一步引導宗教界人士為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走進寧夏 給力發展
考察團在寧夏期間,參觀了西吉縣宗教場所及民族教育發展情況,學習考察了吳忠市的宗教管理和清真食品管理情況,參觀了中華回鄉文化園,游覽了西夏王陵等地。
西吉縣地處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是寧夏農業人口第一大縣和少數民族聚居縣。回民陵園、拱北、道堂、清真寺等宗教建筑肅穆典雅,風韻獨特,構筑了濃郁的伊斯蘭文化,其中沙溝拱北就在其境內。西吉縣在發展教育事業方面,實施了 “教育帶動”工程和 “規范村小”、“振興初中”兩個行動計劃,促進了學校項目建設跨越式發展。該縣將縣城學校建設全部列入全縣重點建設工程。僅2008年、2009年兩年,全縣就投入資金2.65億元,新建了第四中學,遷建了第二小學、回民小學,擴建了第三中學、第一小學,為西吉中學、回民中學、第二中學等學校新建了食堂、浴室、宿舍等教育設施。
考察團在西吉縣委、人大、政府、政協分管領導的陪同下,先后參觀考察了沙溝拱北、西灘道堂,西吉中學、西吉回中、西吉縣幼兒園,并聽取了西吉縣三大產業發展、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宗教教職人員培訓和全縣民族教育工作情況的介紹。
西吉縣委常委、統戰部長馬仲堯表示,這次張家川縣宗教界代表人士觀摩團來我縣考察參觀,切磋交流,必將為西吉縣民族宗教工作帶來好經驗、好做法,為和諧西吉建設注入新的活力。西吉縣將進一步加強與張家川縣的交流、溝通、互動,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提升合作水平,共同促進民族和睦、宗教和睦、社會和諧,為兩地經濟社會發展做貢獻。
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馬玉鳳對西吉縣宗教事務和經濟建設所取得的成就表示贊賞,并表示將以此次考察為契機,認真學習西吉縣的經驗做法,切實增強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自覺性和責任感,進一步推動兩縣的交流合作,推進民族宗教界的友好往來,開創團結互助、宗教和順的美好局面。
考察人員所到之處,親眼目睹了西吉縣教育事業的巨大發展變化,親身感受了當地促進教育大發展、大繁榮的雄心和魄力。西吉縣學校建設工作定位高、實施力度大,政策措施到位,效果明顯,值得我縣在今后發展教育基礎設施建設中學習借鑒。
考察團來到吳忠市,受到吳忠市委統戰部、吳忠市利通區委統戰部的熱情接待,在吳忠市委常委、統戰部長楊志文的陪同下,先后深入板橋道堂、鴻樂府拱北、四旗梁子拱北、吳南清真大寺等地,實地考察了當地宗教管理工作情況。深刻感受到吳忠市在全面貫徹黨的統戰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規,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在規范、提升宗教事務管理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通過多年來的探索和實踐,總結摸索出一套符合實際、體系完備的宗教管理工作思路,有力推進了宗教事務的法制化、制度化、規范化建設,宗教事務規范化管理邁上了新臺階。同時還應吳忠市委統戰部的安排,參觀了清真食品一條街,專門考察了清真食品的管理工作情況。最后,召開了統戰、宗教、商務等部門負責人參加的宗教管理工作和清真食品發展情況的交流座談會。
考察團成員一致表示,我縣要學習借鑒吳忠市在宗教事務管理方面的經驗,創新管理模式,不斷完善宗教事務管理工作各項規章制度建設,認真抓好宗教事務政策、法律、規章、制度的落實,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推動張家川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貢獻。

參觀鄂爾多斯集團
尋找差距 奮力趕超
在內蒙期間,參觀考察了呼和浩特的市政建設,參觀了著名的佛教大召寺和昭君墓。在鄂爾多斯市委統戰部的接待安排下,考察團參觀了鄂爾多斯集團,并參觀了成吉思汗陵園。
通過實地考察,參觀學習,座談交流,使大家進一步解放了思想,開闊了視野,看到了差距,學到了經驗。大家認為,鄂爾多斯市經濟快速發展的確有其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但更離不開當地解放思想、勇于創新、大膽實踐、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他們在實踐中積累和探索的許多成功經驗和做法,給了我們更多思索,為推進我縣經濟社會跨越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馬玉鳳在考察中表示,這次來鄂爾多斯市考察學習,收獲頗多。鄂爾多斯市大舉措推進經濟發展、大氣魄建設工業園區、大手筆規劃城市建設、大力度開展招商引資、大力度開發旅游產業,都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考察結束后一定要結合張家川實際,提出可行性意見和建議,并形成高質量的報告,切實為縣委、縣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在西吉縣座談
尋訪紅色足跡 重溫光輝歷程
在延安期間,考察團先后參觀了中共中央在陜北時的革命遺跡寶塔山、棗園、楊家嶺。同時,順道參觀了人文始祖軒轅黃帝陵等名勝古跡。
寶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標志和象征。“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著名詩人賀敬之的名句熱情謳歌寶塔山在中國人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棗園是中共中央書記處舊址,是書記處1943年10月至1947年3月的駐地,在這里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領導繼續了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籌備了黨的“七大”會議。楊家嶺是中共中央駐地舊址,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等中央領導和中共中央機關在此居住。在這里中共中央繼續指揮抗日戰爭敵后戰場,并領導了解放戰爭和大生產運動及整風運動,召開了黨的“七大”會議和延安文藝座談會。
在延安的考察學習,考察團一行在導游的倡導下高歌《東方紅》,使考察團成員感受到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體會到“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的真理所在和不怕困難、堅持到底才能勝利的革命精神;體會到只有腳踏實地才能成功的實踐效用和團結就是力量的和諧內涵,進一步加深了對“愛國愛教”思想現實價值的認知。

(參觀西吉縣教育情況)
加強交流 謀求發展
在西安期間,考察團專程拜訪了西安穆斯林商會會長、西安三寶雙喜集團總裁沙鵬程,參觀了該公司的生產發展情況,聽取了西安穆斯林企業發展狀況的介紹。并與民族學學者哈寶玉博士座談交流,使宗教人士受到很大教育和啟發。縣委常委、統戰部長馬玉鳳在座談中說,西安穆斯林企業商會本著傳承民族文化和民族企業發展的重任,帶領西安穆斯林企業在競爭日益激烈的西安市場占有了一席之地,這一點值得我們借鑒學習。張家川縣作為隴東南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近年來,在黨和政府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宗教和順、民族團結,各項社會事業蒸蒸日上。這次組團外出考察學習,目的就是加強彼此間的交流合作,共同協作,把我們的民族品牌打出去,做大、做強我縣民營企業。同時也希望,西安穆斯林商會以及西安穆斯林企業來張家川縣考察、投資、興業。
最后,考察團在西安對整個學習考察活動進行了認真總結。大家一致認為這次學習考察收獲很大,不僅親眼目睹了我國改革開放取得的偉大成就,更見識了發展旅游產業的壯觀景象,也感受到了寧夏清真寺和回鄉文化園獨特的風格,科學的管理以及系統展示民族文化的先進做法。在“發揮自身優勢,維護團結穩定,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方面形成了共識,大家表示,要把本次考察中學到的經驗和感受到的巨大變化向信教群眾做好宣傳,并把先進做法應用到本教門本場所的管理和運營中,為更好地履行職責,依法開展宗教活動,盡最大能力為張家川的發展做出自己的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