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5日,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趙衛東帶領相關部門負責人深入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重點圍繞政法、綜治、維穩、反邪教等工作進行考核調研。
縣委書記劉長江,縣委副書記、縣長馬中奇,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何永東,縣人大副主任王九仲,縣政府副縣長張海平,縣政協副主席王存珠及縣政法系統相關負責人陪同調研。

(調研張川縣胡川鄉倉下村農村技防建設)
在胡川鄉倉下村,趙衛東對倉下村村級綜合服務中心著眼于拓展服務功能,提升服務水平,加強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破解功能單一難題,努力搭建村級調委會人民調解平臺,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第一道防線的做法表示贊賞。

(考核張川縣清真西大寺平安清真寺創建工作)
趙衛東在西關清真大寺實地了解平安清真寺創建工作時,與清真寺教長進行交流,詳細詢問了“三聯三引三助”活動的開展情況,并對張家川縣創新服務群眾模式,在宗教活動場所設立農家書屋,豐富宗教人士、信教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拓寬宣傳政策渠道,凝聚人心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

考核調研結束后召開了匯報會,考核組在聽取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何永東所作的工作匯報后,指出張家川縣作為隴東南地區唯一一個少數民族自治縣,縣委、縣政府對綜治維穩等工作高度重視,工作思路新、起點高、措施細、效果好,圍繞“發展高于一切、穩定壓倒一切、民生重于一切、黨建保證一切”的基本理念,有效開展政法、綜治、維穩、反邪教、執法監督等各項工作,為全縣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治安環境。從實際出發,在社會管理工作中創造性的開展了“三聯三引三助”活動,有效破解了民族區域自治地區如何加強社會管理的難題。通過“四官教育”和“五項民心”工程,有效破解了創新社會管理理念轉變的難題。

就張家川縣今后如何推進政法工作,考核組提出七點建議,一是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難點、熱點問題上下功夫,在體制、機制上求突破,認真貫徹落實好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實施意見;二是進一步加強加大基層政法建設力度,努力解決制約政法綜治等工作向縱深發展基礎薄弱的問題,尤其要加大鄉鎮綜治維穩工作中心的規范化建設和村級社區的基礎綜治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大安全保衛條例在企事業單位的落實,努力把張家川縣的基層基礎建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三是要善于發現典型,總結典型,培養典型,做到典型引路,全面推進工作;四是繼續抓好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層層靠實責任,強化各項措施,努力構建大調解格局,把各類社會矛盾化解在基層,與此同時,對重大項目的實施必須實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定科學易操作的工作預案,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和社會和諧穩定;五是在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方面,要加強對易肇事人群的管理力度,突出治安區域和治安問題的突出整治,力求在以技防建設為主要內容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等重點工作中有新的突破;六是進一步加強政法隊伍建設,鍛造一支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政法隊伍;七是進一步加大綜治執法力度,切實樹立社會管理綜合治理的權威性。
趙衛東在講話中指出,張家川縣委、縣政府政法工作突出抓重、抓主、抓實三個特點,“四個一切”的基本理念到位、準確、全面。全縣重點項目建設、城市建設所取得的成績充分體現了“發展高于一切”;政法工作各個環節重視規范化建設,不斷完善民族地區綜治維穩工作體制機制,充分體現了“穩定壓倒一切”;廉租房小區、學校提標、醫院改建、農田道路建設等一批民生項目的不斷推出,以及各種惠農政策的不斷落實,充分體現了“民生重于一切”;鄉鎮、街道、社區、村級組織服務能力的不斷加強,切實發揮了各級黨組織的保障作用,充分體現了“黨建保證一切”。針對民族地區提出的“三聯三引三助”活動,其成功經驗值得在全市政法綜治維穩工作中推廣。
趙衛東要求,各級政法單位,一要重視政法工作的認識定位和建設問題,注重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和公正廉潔執法;二要必須堅持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必須堅持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利益,必須忠實執行憲法法律;三要努力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工作;四要通過建立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和預防突發事件應急機制抓好維穩工作,切實提高應急能力,加大矛盾糾紛大調解工作力度,做到超前介入,把被動保穩定變為主動創穩定;五要采取“群防群治,專群結合”的方式,在反邪教、禁毒、反傳銷工作中堅持走好群眾路線;六要進一步深入推進市委、市政府八項專項整治活動;七要抓住重點,吃透政策,認真謀劃和安排好明年政法工作。

劉長江在匯報會上指出,張家川的縣情實際,決定了縣委、縣政府必須始終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為第一責任。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維穩工作為張家川趕上全市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步伐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法制環境和社會環境,全縣保持了社會和諧穩定的大好局面。
劉長江表示,張家川縣將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責任和任務分解到全縣各級黨政組織和每一位干部身上,從五個方面下工夫做好政法工作。一是立足于民族地區特點,著力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新格局。繼續探索和拓展“四個一切”的基本理念,加強“三支隊伍”建設,深化“三聯三引三助”活動,開展“四個平臺”的矛盾化解活動,推進“五項民心”工程。特別是要進一步總結“三聯三引三助”等活動經驗,依據民族地區的特點、張家川縣情實際和現階段特殊矛盾和問題,研究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制度、機制和措施;二是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千方百計促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形成全民創業的良好局面。張家川和諧穩定最大的根基在于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只有積極擺脫為穩定保穩定的被動局面,才能得到全縣更大的發展和穩定。張家川縣將繼續加大“三區三園五帶”建設力度,繼續實施農田道路建設等一批保穩定,促發展,惠民生的項目,通過實施工業“雙五”工程、城市建設“雙十”工程、教育8+2工程等一批重大項目,切實推動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三是按照人民群眾的新期待,高度關注民生,想方設法為人民辦好事解難題,建立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的有效機制,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四是圍繞新時期社會管理的新態勢,不斷夯實工作基礎,實現重心下移,建立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社會矛盾排除調處機制和打防控一體化的工作機制,同時要使三個機制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五是始終高舉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旗幟,牢固樹立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觀念,改進作風,提高能力,不斷提升政法隊伍干部素質。

(在縣醫院考核平安醫院建設工作)

(檢查張川縣公安局指揮中心視頻監控建設情況)

(在縣公安局指揮中心調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