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陽鄉后溝流域農業綜合開發示范點調研)
6月1日,天水市副市長王鈞帶領市政府辦及市農口單位負責人,對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工作進行調研。張家川縣委副書記妥國保,縣委常委、副縣長馬全榮及縣農口單位負責人陪同調研。

(在大陽鄉小陽村生態農業示范點調研)
王鈞一行先后深入胡川鄉祁溝流域農業綜合開發示范點、大陽鄉后溝流域農業綜合開發示范點、大陽鄉汪洋養羊小區、大陽鄉小陽村生態農業示范點、張家川縣牧歌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西部川區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區等地,就當前全縣農業農村工作進行了全面調研。

(在胡川鄉祁溝流域農業綜合開發示范點調研)
在實地察看胡川鄉祁溝流域農業綜合開發示范點、大陽鄉后溝流域農業綜合開發示范點和大陽鄉小陽村生態農業示范點建設后,王鈞指出,張家川縣圍繞“三區三園五帶”農業發展總體要求,提出 “耕地梯田化、飲水安全化、農田道路網絡化、溝壑梁峁林帶化、鄉村清潔化、耕作機械化”的“六化”工作目標,提法新穎,符合全縣農業發展實際。

(大陽鄉后溝流域黑膜馬鈴薯)
王鈞強調,要實現“六化”目標,農田道路網絡化是基礎。因此,要堅持優先修路的原則,著力在農田道路建設上下功夫,高質量、高標準、高效率建設農田道路,提高農田耕作機械化水平。要按照農業產業化發展整體思路,以土地流轉為前提,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努力實現以農業產業化帶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要積極研究農村土地流轉新政策,不斷創新土地流轉方式,促進農村土地規模化經營,提升農業產業化整體水平;要圍繞農業產業化發展政策,整合各類農業項目和資金,高標準建設農業示范點。

(在大陽鄉汪洋養羊小區調研)
張家川縣牧歌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地處大陽鄉河李村平原川道處,占地40畝,于2012年5月動工建設,計劃投資400萬元,分兩期修建長100米、寬12米的標準化雙列式牛舍8棟,修建青貯池2000立方米,種植紫花苜蓿200畝。項目建成投產后可年出欄紅花牛6000余頭,產值達4800萬元。目前,一期工程已投資31.5萬元,完成兩棟牛舍的主體工程,該工程預計將于8月底正式投產運營。
在實地察看大陽鄉汪洋養羊小區和張家川縣牧歌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建設后,王鈞強調,張家川縣作為肉牛產業大縣,具有肉牛養殖的基礎和優勢。今后,要重點抓好三方面工作。一要在基礎母牛繁育上下功夫、見實效。要集中規劃母牛繁育養殖區域,科學選定母牛繁育重點村、重點戶,加大政策、項目、資金和技術方面的扶持力度,不斷提高基礎母牛繁育水平。二要以畜牧養殖小區建設為重點,整合各類項目資金,高標準建設養殖小區和養殖場,堅持走規;B殖的路子。三要結合全縣養殖業特點,在規范散戶養殖的基礎上,探索建立“規模養殖+千家萬戶養殖”新模式,逐步實現千家萬戶飼養向規模標準化養殖的有效過渡,著力推動全縣畜牧產業轉型跨越發展。

(在西部川區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區內調研)
在西部川區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區,王鈞詳細察看了示范區建設情況,并現場聽取相關部門匯報。王鈞指出,張家川縣發展蔬菜產業思路清晰、勢頭良好,特別是西部川區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區道路、綠化等基礎設施目前已基本到位,建設速度較快。

(示范區內的蔬菜試驗田)
王鈞要求,張家川縣要按照循環農業經濟發展理念,集中精力抓好西部川區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區建設,力爭將其打造成全縣農業農村工作精品工程。一要堅持規劃先行原則,在規劃統一指導下,加快示范區水、路等基礎配套設施建設進度。二要切實做好示范區內土地流轉、項目及資金配套工作,逐步扶持培育蔬菜種植大戶,積極引導群眾轉變種植觀念,變糧農為菜農,有力促進農民增收;要加大示范區內蔬菜種植的技術指導和服務力度,強化蔬菜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示范和推廣,做到科學化種植、精細化管理。三要積極研究探索示范區經營管理新模式,堅持規模化經營、市場化管理,通過建立蔬菜協會等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不斷拓寬產業營銷渠道,努力提高示范區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