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全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啟動以來,省市縣鄉各級單位干部多次深入包聯村組認真入戶對接搞調研,傾聽心聲辦實事,上下聯動破難題,結合村情興產業,順應了廣大農民的新期盼,奏響了扶貧攻堅共同奔小康的嘹亮號角,打開了富民安民的新局面。日前,記者深入15個鄉鎮、對省市縣鄉開展此次行動中的先進典型進行了專題采訪,本網將推出《小康路上你我牽手共進》系列報道, 通過典型宣傳,進一步激發引領帶動各級包聯單位進一步創新思路,扎實開展為民富民行動,真正讓群眾的思想活起來,富民的產業興起來,群眾的腰包鼓起來,農村的面貌靚起來。
創新載體強抓手 狠抓關鍵重落實
張家川縣“四個三”推動“雙聯”行動向縱深發展
張家川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突出民族地區特點,把握全縣發展特征,著力改條件、育產業、提素質,創新載體強抓手,狠抓關鍵重落實,有效強化“四個三”舉措,奮力推進行動向縱深發展。
三三五五載體強抓手。全面推行“三三五五”群眾工作法,組織各級干部在田間真情聯系,在一線轉變作風,在基層幫貧濟困。開展“三送三幫三扶促發展”,落實“三普三訪三調保穩定”,深化“三聯三引三助構和諧”,有效促進科學發展,維護民族團結,夯實民族地區發展基礎。實施“五項工程聚民心”,做到“五事到戶連民情”,推行“五卡公開賦民權”,堅持“五官躬行順民意”,制定“五項制度保民安”,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維護群眾根本利益。

三大富民產業助創業。整合項目資金,采取以獎代補措施,著力做大做強清真餐飲服務業、皮毛販運加工業、牛羊規模養殖業三大富民產業。對清真餐飲服務業將實行免費培訓、免費注冊,并對發展清真餐飲服務業每戶獎勵1萬元。瞄準在全國100座城市,發展賓館經營1000家,清真餐飲經營10000戶,帶動10萬人就業致富。實行引龍頭、強貨棧、扶販運的辦法,引進10戶皮毛加工龍頭企業,規范組合100家皮毛貨棧,扶持2萬人皮毛販運隊伍,促進皮毛業振興。實行免費防疫、品種改良、貸款扶持建棚等方式,扶持2萬戶規模養殖戶,讓廣大農戶牽著牛羊奔小康。

三項關鍵措施真幫聯。全力推進婦女小額擔保貸款工作,加強組織力量,完善“一體兩翼”擔保體系,建立獎懲機制,實行聯審統辦,至6月底,共落實貸款176戶620萬元,為廣大群眾創業致富提供了資金上的支持。積極推進農民教育行動,采取“12356”法增民智、育新民,舉辦勞務技能專題培訓班,將督查培訓與46名后備干部掛職“二措”有機結合,印制民情連心卡、行動提示卡、工作推進卡等“三卡”規范工作程序,編印農業技術、惠農政策等“五單”強化法規科技宣傳,開設“六大課堂”創新教育培訓途徑,共培訓農民2.4萬余人次。扎實開展產業富民、基礎改善、項目帶動、民生保障、能力提升、和諧共建、先鋒引領等“七大幫扶行動”,共為村戶捐款31.2萬元,捐贈農資35噸,捐物折價109.8萬元,整修農路36條198公里,擬定項目30多項1200余萬元,已落實資金420萬元實施項目8個,調處矛盾糾紛398起,全縣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三個基本建設促規范。切實加強行動隊伍建設,縣、鄉、村及各幫聯單位分層分級組建高效工作隊伍,明確職責分工,靠實工作責任;銜接確定五級聯絡人員,完善聯絡服務體系,確保上下銜接便捷順暢、信息服務準確及時。不斷完善制度機制建設,積極探索建立統籌協調、雙向承諾、全民參與、紀律約束、考核激勵等五項長效機制,推動“雙聯”行動科學、有效、務實、規范運行。著力強化軟件資料建設,在歸檔整理聯戶花名冊、基礎性臺賬、各類填報表等工作資料的基礎上,在單位、鄉鎮、聯系村、幫聯戶設置“一室四版兩盒”,即“雙聯”行動辦公室,綜合版面、規劃版面、幫聯版面、剪影版面等四個版面,資料盒、連心盒兩種盒子,系統反映縣、鄉、村、戶四級行動開展情況,全面提升“雙聯”行動成效,推動工作持續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