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郭奇若帶領市發改委、國土資源局、房管局、城投公司主要負責人深入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調研重大項目建設。縣委書記劉長江,縣委副書記、縣長馬中奇,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何吉洲陪同調研。

郭奇若在調研時對張家川縣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依托天水、聯接平涼、融入關中、特色領先、乘勢發展”的縣域經濟發展戰略表示肯定。他說,張家川要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六屆三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堅持以三大工業園區建設為平臺,堅定不移地發展工業經濟,繼續堅持工業強縣戰略不動搖,充分借助自身資源優勢,在循環經濟發展方面多做文章,不斷拓寬產業發展渠道,延伸產業發展鏈條,提升工業發展整體水平;要以三大工業園區建設為平臺,合理優化園區布局,立足實際、科學定位園區項目建設,為園區招商引資奠定堅實基礎。

郭奇若指出,張家川縣要充分挖掘礦產、水等優勢資源的潛力,依托豐富的鐵礦資源和水資源,重點抓好100萬噸精密鑄造基地建設和富川水庫建設。利用恭門火車站在礦產資源和水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上實現新突破。要加大對礦產資源的開發力度,搞好產業規劃和項目對接,做到一個礦區就是一個循環經濟園區、一個產業集群,真正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拓寬招商引資渠道,重點選擇資金技術力量雄厚、科技含量高、有發展潛力和市場前景、產業關聯性強的項目入駐園區,以大項目支撐縣域工業經濟大發展;要加快縣域資源勘探開發進度,有效整合縣域礦產資源,為優勢企業和產業發展提供可靠的資源保證。
郭奇若強調,今后,張家川縣要在市委、市政府關于全市經濟發展戰略的指引下,按照“三大園區強縣、三大產業富民”的總體思路,以提升工業經濟總量為目標,以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建設為抓手,以招商引資為動力,著力抓好園區建設、骨干企業培育、招商引資三個重點和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兩大工作,促進規模以下企業培育,促進已簽約項目落地開工建設,為全縣工業經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建設中的回鄉風情園一角)

(建設中的回鄉風情園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