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心 動真情 為民富民
——張家川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見聞

初冬時節,走進張家川回族自縣的田間地頭、村莊院落,與鄉親們拉家常,說的最多的是干部下基層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給農民帶來的實惠和辦的實事。隨著雙聯行動的不斷深入,在張家川一件件關乎民生福祉的好事落到了實處……農家書屋、村衛生室、鄉村道路硬化、實用技術培訓、養牛養羊、整村推進、自來水入戶、農業產業等項目正在如火如荼進行。
記者了解到,“雙聯”行動開展以來,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全面發動,統籌推進,各聯村單位和聯戶干部進村入戶,圍繞脫貧致富奔小康制定幫扶規劃,從群眾最直接最緊迫最現實的問題入手,積極打造富民產業、開展技能培訓、提供市場信息、組織勞務輸轉。

張家川結合全縣農村發展實際,在“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中制定出臺了《加快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和《全面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整合“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易地扶貧搬遷、農村通達通暢、農田水利公益事業等項目59項2.9億元。特別是縣財政安排以獎代補資金1000萬元,各幫聯單位籌措落實1520多萬元。完成通村道路14條36.7公里,農田道路456.2公里,完成巷道硬化面積11.9萬平方米,修建橋梁6座,實施危房改造10016戶,建成村衛生所 266所,建成鄉鎮文化站13個,農家書屋實現了全覆蓋,改擴建村級活動場所34個,流轉土地面積7466畝,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通過各級聯村單位辦實事、辦好事,實現了貧困群眾多年的夢想,改善了貧困村基礎設施條件,受到了廣大群眾的好評、支持和信任,增進了聯戶干部同群眾的感情。同時,各級聯村單位還按照省、市、縣總體發展思路,積極幫助15個鄉鎮、255個行政村、8630戶貧困戶,制定完善了2012-2020年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發展規劃和脫貧致富奔小康計劃,涉及交通道路、水利林業、畜牧養殖、生態能源、農業產業發展、農村基本生產生活條件、社會事業發展等方面,為今后農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張家川鎮孟寺村是縣委書記劉長江的聯系點。雙聯行動開展以來,他多次深入聯系點摸底調研,實地走訪特困戶,與群眾拉家常、談增收、鼓干勁、謀發展,詳細了解群眾的心聲和需求。
采訪中,隨行的孟寺村黨支部書記劉文璋告訴記者:“自雙聯行動開展以來,劉長江到孟寺村多次走訪座談,了解民情。當記者來到劉長江的聯系戶李盤忠家中,他告訴記者,他還清晰的記得縣委書記劉長江第一次到他家的場景。當得知縣委書記要來他家,他既激動又興奮。“老李,今天我來認親戚來了,以后我們就是親戚了,你愿意認我這個親戚不?”劉長江握住李盤忠地手說。李盤忠高興地連聲說:“我愿意,我們全家歡迎你”,劉長江的一席話一下子讓李盤忠感動的熱淚盈眶。劉長江自從與聯系戶李盤忠結親以后,了解到李盤忠有兩個女兒其中小女兒有智障,全家就靠他一人掙錢養家,生活負擔相當重,且住房十分簡陋時,劉長江鼓勵李盤忠說:“要樹立脫貧的信心,自力更生,大力發展養殖業,增加家庭收入,至于建房的事情,有村黨支都,還有我們大家共同幫助,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 并叮囑鎮、村負責人,對李盤忠家中的困難要給予傾斜幫助,把他家納入危房改造項目,并想方設法爭取早日脫貧致富。在劉長江的親自關心之下,鎮、村發動幫扶單位、幫扶干部和全村群眾為李盤忠捐款投工修新房。正在孟寺村建設新農村的甘肅佳鑫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和天水佰業建筑有限公司第三項目部的領導知道后,也為李盤忠家捐款捐工。在大家的共同幫助下,籌資18萬元,為李盤忠修起了225平方米新院落和寬敞的七間平房,還按上了太陽能,今年的玉米也獲得了大豐收,金燦燦地擺放在院子里。
在劉長江的親切關懷,讓李盤忠一家人切身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
走進孟寺村易地搬遷工程建設現場,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整齊劃一、寬敞明亮的平頂房。“這日子,真是做夢都沒想到!以前我們住的是快倒塌的土坯房,一下雨沒處躲,那日子實在寒磣。如今住上了大平頂房,日子一天一個樣,多虧了政府的扶持。”村民馬者不搶著對記者說。據了解,孟寺村易地搬遷工程房屋主體工程已基本完工,已落實建房補助667.5萬元,將解決該村131戶的住房困難。
雙聯行動開展以來,張川鎮孟寺村黨支部緊緊圍繞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導向,加大扶持力度,扶持發展特色產業項目2個,修建養殖小區,發展畜牧養殖業,其中養羊戶50戶,養牛戶50戶。為46戶蔬菜種植戶提供優質辣椒苗,同時協調落實婦女創業小額貸款100戶650萬元,為群眾發展畜牧養殖提供了資金支持。共協調爭取實施的項目有1400米堤防護坡修建工程、8000平方米主巷道和小巷道硬化工程、28公里農田道路建設工程、131戶異地搬遷工程、3處橋涵建設工程、修建養殖小區,發展畜牧養殖業,其中養羊戶50戶,養牛戶50戶、為46戶蔬菜種植戶提供優質辣椒苗、落實婦女創業小額貸款100戶650萬元,為群眾發展畜牧養殖提供了資金支持等。同時協調相關單位,幫助村幼兒園解決幼兒活動設施和辦公桌椅,為孟寺村安裝路燈30個,栽植綠化松樹5000棵,修建垃圾處理點5處,修建30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一處,為村農家書屋捐贈10000元圖書,通過項目的實施,徹底解決群眾行路難、上學難、住房難、讀書難的問題。

隨后,記者又來到龍山鎮官泉村,這里是縣委副書記、縣長馬中奇的聯系點。自雙聯行動開展以來,馬中奇先后七次走訪調研自己的聯系戶。在一次走訪中,馬中奇來到聯系戶洪天貴家,看到他家窗明幾凈,知道是一戶勤勞之家,可是家里沒有幾件像樣的家具。拉了一番家常之后,馬中奇明白了,由于信息渠道的閉塞,制約著這個家庭奔小康的步伐。
“主要經濟來源是什么,擅長種植、養殖還是經商”馬中奇問道,和洪天貴認真地交談起來,分析貧困原因,幫助理清發展思路。
“你以前販過皮子,現在縣上對皮毛產業扶持力度大,重操舊業,一定能行。同時也能利用你閑置的院子養些羊和牛”。洪天貴和馬中奇你一言我一語,一幅生活的美景徐徐拉開了大幕,展現在兩個人的面前。
雙聯行動開展以來,官泉村已籌資66萬元硬化了村組道路、修建了河堤,籌資40萬元修建了村委會,籌資5萬元修建了東關河便民橋一座,同時還為4戶貧困戶落實危房改造資金2.8萬元。
一張張親切的笑臉,一句句溫暖的話語,一個個具體可行的幫扶計劃……張家川鄉鎮村社、農家院落,各級干部親民、為民的魚水深情深深打動著廣大群眾:“需要硬化道路”、“需要文化大院”、 “需要發展農業產業項目”、“需要農業現代新技術培訓和信息”……鄉親們暢所欲言,話語里透著無限的喜悅和感激。幫扶干部進村入戶察民情、結窮親、辦實事,讓老百姓真實感受到了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帶來的實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