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成立于1953年的張家川回族自治縣,2013年7月6日將迎來60周年華誕。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是全國回族比例最高的少數民族自治縣。建縣以來,在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張家川縣歷屆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勵精圖治,奮發圖強,推動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的成績。
60年風雨歷程,60年滄桑巨變。為了充分展示張家川回族自治縣60年來的新發展、新變化,從即日起特推出《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成立60周年》系列報道,熱烈慶祝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成立60周年。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成立60周年系列報道之八十三
突出項目興縣 項目和招商引資工作成效顯著

2012年,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緊緊圍繞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認真貫徹縣十二次黨代會精神,以省市支持加快張家川縣經濟社會發展優惠政策為依托,以60周年縣慶為平臺,以建設全省“兩個共同”示范縣為目標,積極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搶抓機遇,真抓實干,使全縣經濟社會事業發展邁上了新臺階。2012年底,全縣生產總值完成20.37億元,增長1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3.68億元,增長40.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2億元,增長20.2%;農民現金收入3340元,增長17.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00元,增長12.7%。

突出項目興縣,項目和招商引資工作成效顯著。全面落實發展抓項目戰略,完成“3341”項目工程規劃,謀劃項目371項,總投資502億元。爭取各類項目138項,到位國家、省市資金9.11億元。開工建設項目65個,累計完成投資17.9億元。項目數量之多、項目資金之高,創歷史之最。認真落實關天經濟區建設規劃,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爭取落實優惠政策,全面開展宣傳推介,擴大對外合作交流,把關天項目融入全縣項目建設大格局中,縱深推進項目建設。投資4.2億元的縣城至恭門火車站二級公路、投資1.25億元的富川水源工程、縣城至秦安隴城公路改擴建工程、城區集中供熱工程等一批打基礎、利長遠、惠民生的重大項目相繼開工。新建通暢工程11條59.6公里;新修農田道路918.73公里。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劉永富和副省長冉萬祥分別主持召開協調會,對重點項目和縣慶項目進行協調安排,省上近期將下達投資計劃項目14項,總投資4.43億元,擬爭取國家投資3.33億元;省上支持并同意在2013年立項投資的項目44項,總投資15.9億元,擬爭取國家投資12.5億元。共簽約招商引資項目14項,實施各類招商引資項目25項,到位資金10.5億元。與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簽訂了以風能、太陽能、煤電為主的新能源開發項目,總投資108億元;國電電力張家川4×1000MW電廠新建工程正在進行項目初可研內審。全市首個風能項目、投資4.1億元的天源49.5兆瓦風力發電項目開工建設。與河北畢氏集團就200萬噸軋鋼項目達成初步合作意向,招商引資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