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注貧困小山村 澆開遍地幸;
甘肅省民委“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綜述

▲4月24日,甘肅省民委主任沙拜次力深入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聯系點張棉鄉開展調研
全省“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開展以來,甘肅省民委按照省委的總體要求和安排部署,緊緊圍繞“以幫扶發展為重點,以為民富民為目的”的幫扶思路,立足張家川縣張棉鄉鄉情實際,調整產業結構、狠抓項目建設、夯實發展基礎、促進農民增收,切實解決了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推動張棉鄉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為“雙聯”行動深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深入調研察民情 理清思路謀發展
張棉鄉位于張家川縣東北部,距縣城25公里,區域面積94.9平方公里。北鄰莊浪、華亭縣,東接關山林區,屬高寒陰濕區。全鄉轄11個行政村,58個自然村,共有2305戶,總人口11482人,總耕地面積26756畝,人均占有耕地2.37畝。全鄉以種植業和畜牧業為主。
省委召開“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動員大會后,省民委迅速行動,深入到聯系點——張棉鄉上蔣、張棉、先馬3村部分貧困戶家中,詳細了解他們的生產生活狀況和實際困難,并與鄉村組織和貧困戶進行了廣泛的座談。在調研中,聯系干部發《放民情連心卡》107張,客觀認真的填寫入戶調查表及調查問卷214份,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之上,為聯系村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3份,制定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實施計劃107份,并為貧困戶發放農業技術和文化書籍400余本,為聯系村和幫聯戶理清了發展思路。
為民富民解民難 項目建設惠民生
省民委在對聯系村走村入戶調查和實地考察后,結合張棉鄉實際,緊緊圍繞促進農民增收、推動農村發展的總體目標,以改善民生,促農增收為重要抓手,大力幫扶,為推動張棉鄉經濟社會注入了強大動力。2012年,省民委在斥資252萬元制定了六大項目:引進優質馬鈴薯種子120噸,推廣種植優質馬鈴薯800畝;開展黨參、獨活等中藥材育苗和試種40畝;在上蔣、張棉兩村5個自然組206戶實施人畜安全飲水工程;在上蔣一組、張棉村玉溝組實施巷道硬化工程;完善張棉鄉綜合文化中心建設;硬化張棉鄉政府所在地街道及排水建設。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省民委領導干部多次深入施工現場,進行督察指導,并提出寶貴意見。同時,每月下派2名干部長期蹲點,對工程建設開展檢查指導工作。
今年,省民委在充分調研后,又確定投資312萬元,實施先馬村38戶聯系戶危房改造工程;采用養殖戶入股大型養殖場的方式發展聯系村養殖業項目;中藥材育苗、示范種植項目;硬化先馬村道路工程;上蔣村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勞務技能培訓工程六大發展項目。同時,省民委民研所、民族歌舞團協調中國少數民族經濟研究會、加拿大華僑為先馬村南梁小學捐贈馮耀紀念獎(助)學金4萬元及價值2萬元的課桌椅200套。
在行動中,省民委領導干部為全鄉28名困難黨員、困難群眾發放慰問金13500元,并積極協調解決群眾急需難題13件,為群眾生產生活送去的極大關懷。
省民委的真心幫扶極大的改善了我鄉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有力的加快了張棉鄉向全面小康社會邁進的步伐。
真心幫扶聚民心 經濟提升促發展
省民委對于張棉鄉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力扶持,為張棉鄉的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極大的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2012年底,全鄉農業生產總值達到8900萬元,增長13%,全鄉人均純收入達到2300元,比2011年增加360元,增長17%。省民委聯系點人均純收入平均達到2312.6元,較上年增長21.6%,高于全鄉發展水平。同時,在省民委大力幫扶和聯系干部的指導幫助下,張棉鄉工作創新能力、領導發展能力、凝聚群眾能力、致富帶富能力和維護穩定能力進一步提升,村支部的戰斗堡壘和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基層基礎更加牢固;困難群眾對政府的信任度也大幅提升,對干部的看法明顯轉變,特別是對村黨支部和村班子成員的態度明顯改善,全鄉保持了宗教和順、民族和諧、社會穩定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