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川縣人民政府關于
啟動群發性山洪地質災害Ⅲ級應急響應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及市屬駐縣有關單位:
自6月19日以來,我縣多次遭遇強降雨天氣,特別是6月20日、7月8日、7月21日和7月25日4次持續強降雨,致使全縣多處發生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質災害,農房倒塌損毀嚴重,造成了巨大經濟損失。為切實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根據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啟動群發性山洪地質災害Ⅲ級響應的通知》,縣政府決定,啟動《張家川縣群發性山洪地質災害應急預案》Ⅲ級響應,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鄉鎮、縣地質災害防治指揮部各成員單位,要按照《張家川縣2013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張政辦發〔2013〕37號)和《張家川縣2013年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防治預案》(張政辦發〔2013〕56號)文件要求,嚴格落實工作責任,主要領導要親自指揮,要親臨一線,周密部署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各鄉鎮及國土等部門要及時組織工作組和專業技術人員到地質災害點指導和督查,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各鄉鎮要及時成立地質災害防治指揮部,立即啟動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響應;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科學指揮調度,做好相應的應急搶險工作。
二、加強預警預報,落實“三查”制度。各鄉鎮要加強對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巡查、核查和排查,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確保不留死角和盲點。對查明的隱患點,要逐點落實防災措施和責任,最大限度減少地質災害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國土局要加強與氣象部門的溝通、會商,密切關注氣象信息,做到科學預測、及時預報、主動預警。
三、及時組織轉移避讓避險。要本著“生命至上、安全至上”的原則,各鄉鎮要加強對管轄范圍內查明的隱患點的預警防范,落實值班人員和應急隊伍,制定隱患點群眾應急避險預案,明確撤離路線,指定避險場所,尤其是尚未完成避讓搬遷和工程治理的地質災害危險點,對受到地質災害威脅的群眾,要全部迅速轉移到安全地區。一旦發現險情,必須設立危險警戒區,該轉移的要及時組織轉移,在危險沒有解除前不得返回。
四、加強值班,確保信息暢通。要堅持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制定群測群防網絡,確保信息暢通,各鄉鎮要堅持零報告和日報告制度,每日17時前將災情和防災工作等信息及時報縣國土局(電話:0938—7812600),重大險情災情要嚴格按規定時限報告,嚴禁不報、漏報。對瞞報、漏報、延報、誤報,貽誤搶險救災時機造成損失的,要嚴肅追究主要領導和相關人員的責任。
張家川縣人民政府 2013年7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