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今年秋冬生產優品種,重特色,強推廣,全縣特色農業生產亮點頻現。連日來,龍山鎮、大陽鄉等萬畝秋覆膜示范區,平安鄉萬畝馬鈴薯示范區,連五鄉萬畝紫花苜蓿示范點上銀鋤飛舞,一片繁忙,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秋冬農業生產景象。

入秋以來,張家川按照“擴大復種、杜絕拋荒、部門聯動、示范帶動”的思路,把秋冬種農業開發任務指標量化到鄉鎮,責任捆綁到個人,并要求涉農部門發揮職能優勢,幫助群眾解決種苗供應、資金投入、市場銷售等問題,確保全縣秋冬種生產各項工作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力爭實現“不拋棄一分田、不空閑一塊地”的工作目標。

為調動群眾秋冬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張家川充分發揮鄉鎮各類示范基地的帶動作用,因地制宜建立起蔬菜、馬鈴薯、玉米、苜蓿等秋冬生產示范樣板基地,力求以點帶面,促進秋冬農作物大面積均衡增產。同時,抽調近百名技術人員深入到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并用通俗易懂、貼近實際的“土方”教學,讓農民學得會、用得上,幫助群眾解決生產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從而實現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此外,縣上還抽調相關人員組成督查組,通過聽匯報、查示范、看現場等方式,對全縣15個鄉鎮的秋冬季農業生產進展情況進行定期督促檢查,并將檢查結果進行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