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里原來是一片陡峭的山坡地,耕種時都還是原來的二人抬杠式,F在好了,農田路寬了、地平了,種地都用上機械了!睆埣掖ǹh大陽鄉村民馬爾吉指著一層層的梯田對記者說。
“以前這里只能種洋芋、牧草,有的甚至荒著,而現在水都引到山頂了,想種什么就可以種植什么,再不用為向山上挑水犯愁了!眲⒈むl村民王軍喜滋滋的說。
“真是多虧了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中低產田改造項目,讓我們這些靠種地為生的農民真正得到了實惠!贝箨栢l中莊村黨支部書記高興的說。
川王鄉鐵洼村海耀福樂滋滋的說,今年一棚菜平均能賣3500元,一畝地能架3個大棚,一畝地就能收入近10000元,是項目實施前的5倍。像海耀福一樣受益的群眾,川王鄉就有將近1000多戶,就此一項可為農戶增收5000元。
百姓們都稱贊的這一好項目便是縣上近年來積極爭取實施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

據了解,至目前該項目共完成中低產田改造項目8個,高標準農田示范項目2個,產業化經營項目3個,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3個,龍頭企業1個。項目總投資4097.18萬元。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共完成建設規模3.36萬畝,涉及4個鄉鎮25個行政村,受益群眾5804戶、26947人;完成新打機電井10眼,架設輸變電線路3.9公里,襯砌渠道87.32公里,配套渠系建筑物651座,埋設管道21.09公里,微灌610畝,新建100m³高位蓄水池5座,新建30m³水窖50座;改良土壤2.1萬畝,購良種1萬公斤,田間機耕路118.36公里,推廣旱作農業1.39萬畝,栽植行道樹45400株,側柏鎖邊20060株,綠化荒坡溝壑300畝,技術培訓9300人次,示范推廣0.46萬畝。新增旱作農業1.39萬畝,新增灌溉面積0.17萬畝,改善灌溉面積0.46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0.47萬畝,年節約用水量55.1萬立方米,增加農田林網防護面積1.42萬畝,增加機耕面積0.2萬畝,控制水土流失面積12.66平方公里,擴大良種種植面積0.5萬畝,優質農產品種植面積2.1萬畝,新增糧食生產能力669.6萬公斤,新增種植業總產值698.2萬元,項目區農民收入增加總額305.6萬元。
自2010年項目實施以來,張家川縣委、縣政府堅持把項目實施作為改善農業基礎條件,提高農業效益的重要載體,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核心,緊緊圍繞全縣農業發展總體規劃要求,以“三區三園五帶”為抓手,堅持按照“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連、渠相通、橋涵閘相配套”的農田建設標準,加強組織領導,靠實工作責任,廣泛動員群眾,加快項目建設進度,促使項目建設總體進展順利。

川王鄉負責人告訴記者,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實施,大大改善了川王鄉的整體農業基礎設施面貌,使老百姓實實在在的得到了經濟效益,感受到了生態效益,享受到了社會效益。
縣農業綜合開發辦負責人介紹,2013年全縣主要實施了張川鎮和劉堡鄉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項目,項目總任務為建設高標準農田1.8萬畝,總投資2402萬元;爭取到投資120萬元的川王鄉小河村、馮家村及連五鄉馬咀村中低產田改造項目和23萬元的阿陽皮毛廠貸款貼息項目。2014年將擬爭取資金2600萬元,按一期綠化縣城北山,二期綠化南山的總體思路實施項目。
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實施大大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加快了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和農業產業化進程,也讓老百姓實實在在得到了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