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和政府扶貧搬遷的好政策,把我搬到了福窩窩里了。”剛剛通過異地搬遷住進新房的張家川縣木河鄉莊河村村民馬國義感慨地說。
11月18日,記者來到通過異地搬遷建設的莊河新農村看到,一座座統一規劃的樓房錯落有致,寬敞的水泥路筆直向前,直通每家每戶家門前,綠化帶上種滿了銀松、華山松和綠草。如今走進新莊河,美麗干凈整齊的村容村貌令人耳目一新。
這樣漂亮整齊的場景,連莊河村村支書馬繼東也感慨萬分。“我們村是一個由6個自然村組成的‘大家庭’。”他說,“其中莊河村一組全部住在山上,村民出行難、群眾看病難、孩子就學難,現在通過異地搬遷全部搬到川區來了,異地搬遷建設的新農村無論從基礎設施還是整體環境看,比城市里的現代居民小區也差不到哪里去!”
據介紹,莊河村異地搬遷新農村占地面積46690平方米,每戶建筑面積192平方米,共集中安置109戶545人,像馬國義一樣通過異地搬遷住進新房的農民已有40戶203人。
“建成的新農村,老百姓都愿意搬遷嗎?”記者問道。
“以前,搬遷要挨家挨戶上門做工作,經歷了今年幾次大的自然災害,如今變成了‘我要搬’、‘盡早搬’。”馬繼東說,“搬遷下山后,很多村民紛紛尋求致富路,有的搞起了養殖業,有的在龍山鎮上做起了小生意,也有的辦起了小企業,實現了從農民到小老板的轉變。”
“現在我們新農村里的私家車已有10多輛。原來路況不好,有車也不能開。”37歲的馬曼生在武漢開有一家小餐館,指著新買的小轎車說。異地搬遷工作開始后,他是村里第一個報名搬遷的。雖然曾經也因為購房資金緊張而犯愁,但只要一提起眼下的幸福生活,他說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