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推動全省雙聯行動不斷向縱深發展,根據省委部署和省委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協調推進領導小組安排,全省雙聯行動迎來2013年度“大考”。12月11日,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省直聯村單位雙聯行動考評工作正式啟動。
兩天來,考評組分四個小組深入省政府辦公廳、省公安廳、省財政廳、省民委、酒鋼公司等11個省直聯村單位聯系的莊河村、趙川村、川王村、上蔣村、磨馬村等32個聯系村,詳細查看各聯村單位幫扶項目實施、“兩規劃一計劃”修訂完善、扶貧攻堅“圖表式管理”模式推行以及工作臺賬、民情日記、記錄表冊等資料情況;逐村召開村黨支部、村委會“兩委”班子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通報一年來雙聯行動開展情況,現場發放《雙聯行動聯系村群眾滿意度測評表》,廣泛聽取群眾對聯村單位開展工作、干部進村入戶、干部作風和遵守紀律情況的意見和建議。

今年以來,張家川縣緊緊圍繞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891元以上、年內實現減貧人口 2.31萬人的年度目標,全力抓好扶貧攻堅和密切聯系群眾兩項重點任務,強化措施,狠抓落實,有力推動了雙聯行動深入開展。截止目前,各級雙聯單位共為群眾幫辦實事456余件,總投資3547.48萬元。其中:省級聯村單位共協調幫辦實事100件,總投資2762.67萬元;市級聯村單位共協調幫辦實事50件,總投資443.79萬元;縣級聯村單位共協調幫辦實事306件,總投資341.02萬元。預計全年,全縣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3900元,占年任務的100.1%,同比增長16.7%。

(莊河村新貌)
莊河村屬純回族聚居村,有6個村民小組409戶2142人。隨著省委雙聯行動的開展,這個曾經的典型貧困村煥發了新的生機。兩年來,在原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劉永富和省政府辦公廳的真心幫扶和支持下,村容村貌換了新顏。如今,寬7.5 米、長40米的“連心”通村大橋橫跨南北,干凈整潔的水泥路直通群眾家門口,鱗次櫛比的蔬菜大棚整齊排列,新建的村委會、幼兒園和不遠處的幢幢新農村交相輝映,成了全村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基礎設施條件的大改善,帶來了群眾致富信心的大提升。止目前,莊河村新發展蔬菜種植戶240戶,蔬菜大棚達到466座,面積300多畝,其中露天種植150多畝;新建3個專業養殖場,新增11戶家庭發展養牛100多頭、4戶養羊500多只、2戶養雞近1萬只;在武漢、北京等地共發展餐館、小吃店127家,扶持和發展皮毛販運戶65戶。預計2013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將達到5700元。

(酒鋼公司幫聯村—平安鄉磨馬村千只養羊小區建成)
莊河村僅是張家川縣雙聯行動的一個縮影。通過雙聯項目、資金幫扶,各聯系村基礎設施條件有了顯著改善,全縣形成了莊河村、汪堡村、孟寺村、官泉村等省、市、縣三級雙聯精品示范村;省民委情系聯系村群眾生產生活,興修通村通組道路,改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支持鼓勵張棉鄉群眾發展畜牧養殖等產業,今年籌資114萬元為聯系村先馬村38戶聯系戶改造危舊房屋,受到當地群眾的一致好評;酒鋼公司結合聯系村實際,始終致力于“產業引領+典型帶動”的扶貧互助幫聯模式,逐漸形成了平安鄉磨馬村、恭門鎮恭門村等畜牧養殖示范村。通過致富政策、技術引導,有效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通過雙聯干部進村入戶訪民情、辦實事,有力增進了干群關系,使得省委聯村聯戶行動進一步深入民心。
據了解,此次張家川縣省直聯村單位進村入戶考評工作結束后,考評組將適時召開會議,各成員提出考評意見,并對照考核量化評分表,打出考核量化評分。同時,最終考評結果將在所聯系村張榜公示不少于一周,廣泛聽取聯系村干部群眾的意見和建議。
 (酒鋼公司協調爭取國家土地整理項目資金300萬元,用于總面積218.35公傾土地整理,項目區覆蓋平安鄉馬塬村、鐵古村兩個聯系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