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對當前全縣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戰,關鍵在于全面深化改革。要緊密結合民族地區實際,綜合社會的承受能力,大力破除影響和阻礙發展的體制機制,加快對外開放步伐,進一步以深化改革激發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動力。
一是著力轉變思想觀念。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永無止境。要按照省委王三運書記“兩先一放一管”的要求,堅持邊學、邊干、邊等的原則,增強自我革新的勇氣和胸懷,跳出條條框框限制,克服部門利益掣肘,自覺把解放思想貫穿于改革發展全過程,下決心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打破按部就班的思維,引導干部群眾全面準確地把握各項改革舉措,切實把中央和省、市委已經明確的改革事項先抓起來,把已經看準的、目前能干的事情先干起來,對中央和省、市尚未明確但影響制約全縣發展的重大問題要提前介入研究,打好基礎,以改革釋放紅利,激發內在活力。
二是加快轉變政府職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積極推進政府職能由事前審批向市場監管、優化服務轉變,創新行政管理方式,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化辦事程序,完善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服務效能,著力把工作重心放到優化發展環境、維護市場秩序,保障公平正義、提供改革服務等方面上來,進一步激發市場和社會主體的創造活力,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不斷提高政府的執行力和公信力。繼續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提高公共服務管理水平。
三是突出關鍵領域改革。堅持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和節奏,積極有序地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要圍繞同步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目標,著眼于推進轉型跨越,統籌城鄉改革發展,著力抓好農業農村、企業金融、社會管理等重點領域改革和體制機制創新,突破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為推動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要堅持依法自愿有償原則,積極穩妥地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促進土地向產業大戶集中,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要完善金融市場體系,盤活政府優質資產,加強銀政銀企合作,積極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切實破解融資難題。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拓寬民間投資領域,組織民間力量,把更多的民間資本吸引到經濟發展、社會管理以及公共服務等領域。
四是不斷擴大對外開放。要堅持以擴大開發廣泛借助外力,緊跟產業梯度轉移的趨勢,挖掘縣域稟賦資源潛力,充分利用節會平臺,加大礦產、皮毛、畜牧、清真食品加工等優勢產業招商引資力度,著力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工業企業入駐園區,促進優質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延長產業鏈,推動優勢產業集群化發展,力爭把三大工業園區建成推動全縣轉型跨越發展的重要增長極,真正實現以大開放促進大開發,以大開發促進大發展。搶抓國家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機遇,充分發揮民族優勢,進一步加強與穆斯林國家的友好往來,積極爭取外援項目和資金,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開放合作新格局,強力推動富民強縣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