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結合“走轉改”活動,縣新聞中心春節期間開辟“新春走基層”專題,本網記者將深入基層,聚焦基層發展變化,走進百姓生產生活,以微觀的視角,鮮活生動的筆觸,大力宣傳全縣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縣委十二屆六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積極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實踐,努力創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喜人景象;以小角度切入,反映勞動者奮勇拼搏,展現“張家川精神”;與基層群眾共度新年,反映在黨的政策普惠下,基層群眾生活發生的巨大變化和在新的一年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景;充分反映相關職能部門傾心為群眾解憂、真心服務基層群眾的感人事跡。
張家川城鄉群眾“置換”辦年貨成新風尚
春節期間,記者走訪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恭門、大陽、馬關、劉堡等鄉鎮發現,今年不少縣城居民的年貨都是在周邊農村采購,土雞蛋、土雞、雜糧、農家自制腌菜等都成了香餑餑,而腰包鼓起來的農民群眾卻紛紛進城采購置辦年貨。
與往年集中一天在大型超市采購不同,家住張川鎮新月花苑居民小區的劉鳳萍今年的年貨采購基本都在農村完成!跋仁情_了近10公里車去張川鎮楊上村買了10盤土雞蛋和4只土雞,又在張川鎮峽口村農戶家現宰了一只羊,買了羊肉。”劉鳳萍說,今年可累得不輕,連年夜飯的調味料都是在市場上現磨的。
縣城內居民下鄉采購年貨,讓村里人也小賺了一筆。張川鎮袁川村做現榨胡麻、菜籽油生意的李文堂告訴記者:“年前來買油的人絡繹不絕,基本都是城里來的,一買至少都是10斤的一桶,預定胡油、菜油的人也不少,那幾天可把我們一家人忙壞了。”
與縣城居民進村采購相反,不少農村居民的年貨采購卻在城里進行。在臘月十八至臘月三十的這幾個大逢集上,記者碰到大陽鄉侯吳村打工歸來的農民朋友侯友軍,這兩年在南昌一家建筑公司做工程焊工,工資按件計算,每天能掙至少五百元,去年一年下來賺了個腰包鼓鼓。采購置辦的年貨把小車后備倉里塞的滿而嚴實、應有盡有!斑想趁春節期間超市打折買臺大屏幕的液晶電視,給今年上大學的女兒買個平板電腦,再給家里老人買個按摩椅!彼癸@得一點也不“藏富”。
“縣城居民下鄉,農民群眾進城”采購年貨的現象在近年已成為一種時尚,這種時尚背后是城鄉居民經濟條件改善、提高所帶來的觀念變化。劉鳳萍認為,過去能吃飽就行,如今都講健康營養,F在食品添加劑太多,吃來吃去,感覺還是農家菜、農家飯安全可口。
進城買年貨,侯友軍也有自己的考慮!艾F在日子好了,生活水平也要與時俱進。辛苦了一年,也要弄點高科技犒勞犒勞自己,也讓家里老人好好享受享受。”侯友軍笑著說,以前過年進城隨便一買就得好幾百塊錢,怕花錢不敢去,現在腰包鼓了,腰桿也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