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日下午,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恭門鎮召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安排部署全鎮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縣委副書記、縣人大主任李肖鋒參加會議并講話;縣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一督導組到會指導,并對鎮領導班子作風情況進行了民主測評。
李肖鋒指出,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黨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恭門鎮作為全縣的三大鎮之一,既承擔著富民強鎮的重任,更肩負著振興東部礦產業加工園區的使命。全鎮上下要從思想上充分認識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嚴格按照中央、省、市、縣委的要求,堅持教育和實踐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打牢學習教育和查擺問題兩個基礎,抓住整改落實和建章立制兩個關鍵,確保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李肖鋒強調,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在學習教育過程中,鎮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要重點圍繞“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和“群眾觀、權力觀、事業觀”開展學習研討,靜下心來想一想與百姓感情、查一查與百姓的距離,時時處處擺正“位置”,以整風精神清掃思想灰塵,切實把牢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要堅持開門搞活動,注重運用群眾提、自己找、上級點、互相幫、積極議等方式,廣泛征求意見建議,找準鎮村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的“集體病”和“個體病”,力爭做到查清病癥、準確“畫像”。教育實踐活動,關鍵在解決問題。要堅持“改”字當頭、“嚴”為要求、“行”為根本,結合鎮村實際,一項一項制定整改思路和措施,加大力度解決慣性問題、集中攻堅解決遺留問題、及時跟進解決新發現問題,做到不等不靠,先行先改;要堅持有什么問題、就研究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突出、就解決什么問題,認真討論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的目標任務、責任人、時間表,扎實進行集中整改;要把問題整改貫穿教育實踐活動始終,堅持做到邊學邊改、立行立改、早改真改,讓群眾及時感受到教育實踐活動帶來的新氣象、新變化。
李肖鋒強調,開展教育實踐活動,不能脫離中心工作。恭門鎮要結合實際,統籌協調,合理安排,努力做到教育實踐活動與中心工作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要按照“強基礎、興產業、惠民生”的全縣工作主線,搶抓中央和省市縣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和全省大力實施“1236”扶貧攻堅行動機遇,圍繞實現高標準“六化”目標,加強全鎮農村道路、梯田建設、危房改造、生態環境治理等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要依托東部工業園、縣城至恭門火車站二級公路和廢舊電池回收利用等重大戰略布局和項目建設,積極配合、全程服務;要全力推廣“三大富民產業”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依托縣委、縣政府的支持政策,引導更多的群眾走上脫貧致富道路;要嚴格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確保各項惠農資金不折不扣地落實到農民手中,特別要圍繞農村“老齡化、空心化、耕地撂荒化”等突出問題,及早著手,深入思考,提出加快農村土地流轉、促進農業生產現代化的具體措施,為全縣創造經驗。
恭門鎮教育實踐活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全體黨員干部、各村黨支部書記及部分鎮屬各組織負責人共百余人參加了當天的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