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6日,張家川縣委副書記、縣長馬中奇主持召開縣政府第二十二次常務會議,研究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衛生事業三年大提升、新一輪扶貧攻堅及村級產業發展互助社、東部基礎母牛繁育示范區建設、法治張家川建設等事宜。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夏草,縣委常委、副縣長馬全榮,副縣長李振、杜根祥、蘇華、張興,縣政府辦公室主任馬國杰出席會議。縣人大副主任馬蘭生、縣政協副主席王存珠及有關單位負責人列席會議。
會議指出,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事關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黨委、政府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全縣衛生系統要按照國家深入推進醫藥體制改革的要求,緊緊圍繞全縣衛生事業三年大提升計劃,加快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服務價格等方面綜合改革,逐步健全完善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要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重點,加強縣醫院、中醫院專業技術隊伍建設,建立健全醫療服務監督和激勵機制,強化醫護人員學習培訓,不斷提高醫療服務水平。要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以群眾滿意度為核心,強化各級醫療衛生隊伍建設,特別是基層鄉鎮衛生院長隊伍建設,切實轉變服務觀念,以實際行動為全縣回漢群眾提供更加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
會議強調,扶貧工作要緊緊抓住國家新一輪扶貧攻堅計劃和全省“1236”扶貧攻堅行動機遇,立足縣情實際, 整合各類涉農項目資金,深入實施以“三區三業五帶”建設為重點的“335”現代農業推進計劃,不斷創新和完善民族地區扶貧開發工作新思路。要在實施好改善貧困地區群眾脫貧致富的基礎設施工程的同時,結合縣委縣政府發展清真餐飲服務、牛羊規模養殖、皮毛販運加工三大富民產業和建設東部基礎母牛繁育示范區機遇,堅持因村因戶施策,強化產業政策、資金、技術服務力度,積極扶持貧困村發展致富產業。特別要發揮村級產業發展互助社作用,整合各類產業扶貧資金,通過多種途徑擴大合作社融資量,著力解決好貧困戶發展致富產業資金不足問題,切實加快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步伐。
會議要求,縣政府各組成部門要提高認識,進一步增強做好依法行政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在培養和強化法治思維上下功夫,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努力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著力加快法治張家川建設步伐。要繼續深入實施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切實在推進民主科學決策上下功夫,扎實推行政府部門辦事公開、公正、公平,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效能型和廉潔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