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率下樹標桿 嚴督實導求實效
——張家川縣委精心指導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綜述
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要求,把教育實踐活動作為今年首要的政治任務,高度重視,堅持高站位謀劃、高標準要求、有序有效推進活動。縣委常委和其他副縣級黨員領導干部以上率下、嚴督實導,筑牢作風建設主心骨,樹立作風建設風向標,保證了活動的質量和效果,得到了全縣人民群眾的廣泛贊譽。
組織得力,活動環環相扣、扎實有序
張家川縣委及早著手,深入調查研究,針對民族地區黨組織和黨員干部隊伍實際,制定了全縣《實施意見》和7個行業《指導意見》,確立“1+7”政策指導體系,提出“深化教育強宗旨、正風肅紀轉作風、真抓實干樹形象、建強組織增活力、凝心聚力促發展、服務群眾惠民生”的總體思路,明確了“六圍繞、六突出,力求六實效” 的目標要求。堅持黨組織領導、督導組督導、聯系領導和活動辦公室指導的工作機制,組建15個縣級領導任第一組長的縣委督導組,確定27名縣級領導各聯系1個鄉鎮和1-2個部門單位,組成161個基層行業指導小組,各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在各自部門、行業下屬單位和“雙聯”村確定聯系點,實現了聯系指導“全覆蓋”。堅持縣級領導機關帶頭、梯次展開、統籌推進。縣委常委會率先于2月20日啟動教育實踐活動;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于2月21日全面啟動,全縣黨組織于3月10日前全部完成動員部署工作,將教育實踐活動任務分層逐級落實到黨組織的每一個“末梢神經”和“細胞”。在對全縣教育實踐活動進展和環節任務的總體把握上,縣委堅持時間服從質量,分步對每一環節工作全面安排,壓茬有序推進,及時組織各黨組織對每一環節工作扎實開展“回頭看”、認真查漏補缺,堅決防止了“一刀切”、“齊步走”。
勇于創新、載體豐富,學習教育形式多樣
張家川縣教育實踐活動緊貼民族特色,積極創新探索,突出領導帶頭,集中開展宣講,邊學邊查邊改。縣委常委會將學習教育貫穿活動始終,堅持 “六帶頭、六示范、做到六個一”, 進行了24次集中學習,帶頭開展了8次專題討論,縣四大組織領導在全縣交流會議上4次進行集中交流,全縣各級黨組織開展不同形式的討論交流1580余場(次),分口開展8次“五個專題” 大討論。堅持引導黨員干部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把講話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全面激發黨員干部參與活動和改進作風的思想自覺。縣委常委會在堅持中心組理論學習制度基礎上,建立了集體學習制度,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第一時間學習、第一時間貫徹、第一時間落實。縣委常委和其他副縣級黨員領導干部分別深入到各自聯系點開展集中輔導,把講話精神真正落實到了最基層。縣委主要領導帶頭就“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對全縣500多名副科級以上黨員干部進行宣講,邀請專家、學者、基層優秀黨支部書記,4次對全縣黨員領導干部宣講;縣四大組織領導深入各自聯系點、縣委宣講組深入各單位,面對面悉心輔導,以上率下,樹立標桿。區別不同層面,分別深入開展了 “四個講清”、“臥爾滋”演講比賽和“七項重點活動”,切實把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統一到了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要求上來,為扎實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提供了強大動力。全縣各級黨組織始終把學習教育貫穿于整個教育實踐活動全過程,圍繞“六學” ,堅持“五個結合”,制作了 “一冊一表一集一報一題”,在保證集中集體學習的基礎上,深入開展了“五個專題”大討論,篩選優秀心得在全縣大會交流研討,以思想整風深化學習教育效果,形成了一批聚焦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和“三嚴三實”的理論成果,使廣大黨員干部普遍接受了一次最深刻的思想洗禮。
敞開大門、態度誠懇,聽取意見貼近群眾
張家川縣堅持 “三真三敞”聽意見。一是以真摯之心敞開胸懷歡迎群眾提意見。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堅持把愿意聽意見、能夠聽意見、真正聽到“四風”方面的意見作為教育實踐活動的基礎工作來抓,以虛懷若谷、海納百川的胸襟,以放下身段、不恥下問的態度,真正敞開胸懷,真心歡迎群眾提意見,主動深入群眾聽意見,達到了用真心聽取真話、實話、心里話的目的。二是以真誠姿態敞開大門方便群眾提意見。堅持把“面對面”與“背靠背”相結合、把“個別聽”與“集體談”相結合,把“走進群眾聽”與“組織群眾評”相結合,通過組織召開座談會、在鄉鎮、機關特別是窗口服務單位設置意見箱、發放問卷調查表、意見征求函、網絡、電話、短信等多種方式,既為群眾提供了直接、當面提意見的機會,也給群眾開辟了間接、側面、不署名提意見的渠道,真正做到敞開大門,方便群眾隨時隨地提意見。三是以真切態度敞開思想親近群眾聽意見。為確保聽取意見的質量,堅決杜絕征求意見“公文旅行”、“函來函往”、缺乏實質內容,每名縣級領導干部上門走訪各界群眾100余戶,科級干部走訪群眾50余戶,鄉村社區工作人員實現責任服務區群眾走訪全覆蓋。真正做到了敞開大門,方便群眾,切實查實找準了張家川的 “地方病”、各級組織的“部門病”和黨員個人的“個體病”。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在聽取意見中查找了不足,找到了差距。縣委常委會廣開言路,共發放征求意見表5036份,走訪群眾1565戶,召開各類座談會75次,個別訪談76次,廣泛誠征各方面意見建議,全縣各級黨組織共征求到意見建議143970條,歸納梳理領導班子在“四風”方面的意見建議6790條,個人在“四風”方面的意見建議14370條,為深入整改奠定了基礎。
深查細照、深挖根源,開展批評聚焦“四風”
在專題民主生活會環節,張家川縣委按照時間服從質量、進度服從效果的要求,堅決把好查擺問題關、談心談話關、對照檢查關、開展批評關,縣委常委和其他副縣級黨員領導干部帶頭與聯系點班子成員談心,幫助他們放下包袱、敞開心扉,親自審核聯系點鄉鎮單位主要負責人的對照檢查材料,全程參加聯系點鄉鎮單位班子的專題民主生活會,使專題民主生活會既辣味十足又增進了團結。全縣各級黨組織以縣委常委會為標桿,按照衡量尺子要嚴、查擺問題要準、剖析根源要深、整改措施要實的硬標準,把握“見問題、見思想、見標準”三個關鍵,在對照檢查材料的起草和審核把關中,按照對思想認識不到位有偏差的不放過、查擺問題不深入無事例的不放過、剖析根源不透徹表面化的不放過、整改措施不具體太空泛的不放過、反饋意見不吸收沒修改的不放過的“五個不放過”要求,全縣各級黨組織的對照檢查材料均按照單位主要領導、縣委督導組、縣委教育實踐活動辦公室、縣委教育辦主任和聯系領導、分管領導、縣委主要領導“五級審核”的程序,對各級領導班子和黨員領導干部的對照檢查材料逐級審閱簽字把關,指導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對群眾提出的意見和上級黨組織、督導組點明的問題明確作出回應。在精心組織準備的基礎上,普遍召開了一次“辣味”十足的專題民主生活會或專題組織生活會。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真正拿起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一有力武器,開誠布公,勇于揭短亮丑,敢于直面問題,切中要害,達到了“團結—批評—團結”的目的。
真心為民、抓見實效,整改落實有的放矢
張家川縣堅持 “三個導向”促整改,全縣各級黨組織堅決向不正之風和突出問題說“不”,做到了領導帶頭改、專項整治改、轉變作風改、公開承諾改、建章立制改。縣四大組織領導帶頭,壓縮“三公”經費,精簡文件會議,全縣共壓縮會議39%,精簡文件31%;清理達標表彰活動20個,減少各類領導小組71個,減少議事協調機構71個;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52項,簡化辦事程序265項;調整清理辦公用房4710平方米,停建樓堂館所建設項目1項;壓縮“三公”經費178.2萬元。縣委常委牽頭對群眾反應強烈的群眾婚慶負擔過重、惠農政策落實不公開等11項突出問題集中整改,認真兌現“公道用人不用跑、辦事公開不用找、政策公平不用爭、司法公正不用送”的承諾,對新錄用的60名教師、45名鄉鎮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13名大學生村官實行公示工作崗位,按錄取成績由被招考的學生依次自主擇業,這一做法得到全縣廣大干部群眾的好評。集中開展了21個“四風”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專項整治月”活動,結合實際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挑事生非“四病”進行了有效整治,一大批“四風”突出問題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清理調整農村低保對象2184戶6274人,清理清查城市低保對象425戶570人;專項整治扶貧資金管理,重點對扶貧資金使用監管中存在的問題實行分類摸排,使扶貧資金使用效率和效益明顯提升;查處損害群眾利益問題5起6人,嚴厲整治拖欠群眾錢款、克扣群眾財物行為;對12個單位和相關責任人進行了通報和嚴肅問責;深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支付方式改革,提高新農合補助標準。自始至終抓好整章建制和制度落實,全縣共列出廢止、修訂、新建制度建設計劃754項,目前已完成695項,有效鞏固了整改成果,使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更加具體、更加規范,使黨員干部心有規則、行有規范。把教育實踐活動各環節的要求貫穿于“雙聯”行動之中,將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效落實到轉作風、促整改、解難題的具體行動上,實現了“活動”與“行動”的有機融合、教育與實踐的良性互動。大力推行黨員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制度、“代辦式”便民服務、“三聯三引三助”、“三三五五”社會管理工作法等制度機制,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活動開展以來,全縣3000多名黨員干部走進生產一線訪貧問計、指導生產,1500余名城區在職黨員到社區組織報到開展服務。全縣共受理代辦事項2.24萬件,辦結2021萬件,辦結率98.7%;排查調處矛盾糾紛623件,群眾信訪量同比下降10.6%。各級組織積極幫助聯系村戶確定致富增收項目、培訓致富技能、發展致富增收產業、幫辦好事實事、破解發展難題等一大批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回應了社會關切,受到了廣泛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