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召開全縣教育事業“五大機制”建設工作座談會。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志軍主持會議。縣政協副主席王存珠、縣委辦、人大辦、政府辦、政協辦、教體局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
王志軍指出,今年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安排部署之后,張家川縣委、縣政府早謀劃,早安排,適時提出要建立教育事業“五大機制”,結合教育實踐活動,力爭通過建章立制,積極破解影響制約、阻礙教育事業轉型跨越發展的難題,進一步營造全縣人民群眾關心和支持教育工作的良好環境,不斷促進全縣民族教育事業快速、健康、長遠、均衡發展。
王志軍要求,建設“五大機制”,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繼續深入進行調研論證,廣泛征求和聽取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及省市專業機構和有關專家的意見建議,集中社會各級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力求“五大機制”建設更加切合全縣實際,有更強的操作性和指導性;要加強領導,明確任務,強化責任,突出重點,力求實效;要統籌協調,加強聯系,發揮職能,積極作為,認真思考研究,反復討論修改,歸納整理完善。最終關鍵是要把握好五個方面的重點。一是建立“五大機制”的要義是促進教育均衡發展,達到人民滿意的目的。二是建立“五大機制”的關鍵是實現教育公平,激發各級各類學校校長、全體教師為黨的教育事業奉獻終身的內生活力。三是建立“五大機制”的核心是體現育人為本,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張家川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一大批德才兼備、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有用的人才。四是建立“五大機制”的動力是改革創新,建立現代學校制度。五是建立“五大機制”的保障是全面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方針。
會議強調,“五大機制”建設,要結合縣情實際,發揮群策群力,著眼全局未來,繼承有效經驗,大膽改革創新,切準關鍵要害,全面協調推進。關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保障機制建設,要著力縮小校際差距,城鄉差距和區域差距;關于教師進退流轉機制建設,要繼續提高教師待遇,全面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關于校長隊伍的培養、選任和流轉機制建設,要嚴格校長的標準,嚴把校長的來源,強化校長的職責,注重校長的操守,加強校長的培養,理順校長的選拔,規范校長的流轉;關于各類學校的考核評價機制建設,要做到強化調研和強化督導,對各級各類學校的實績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促進各級各類學校競相發展;關于教育優先發展保障機制建設,要堅持“四個優先”,即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優先安排教育發展、財政資金優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資源優先滿足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需要、社會保障等優惠政策優先傾斜教育。
會上,教體局負責人分別就“五大機制”工作的《草案》從起草原因、背景、著力點、重心等方面做了匯報,參會單位負責人結合各自單位職能作了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