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日上午,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委副書記妥國保帶領縣扶貧辦負責人先后深入馬鹿鄉草川村、大灘村及閆家鄉,圍繞精準扶貧和駐村幫扶工作落實,與基層干部群眾探討交流,廣泛征求脫貧致富的意見和建議。
馬鹿、閆家兩鄉鎮地處張家川縣東部關山林緣區,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是全縣扶貧攻堅的主戰場。而草川村、大灘村由于歷史和自然條件等因素的制約,更成為精準扶貧戰略實施過程中最難啃的“硬骨頭”。在草川村二組貧困戶丁哈家,縣領導詳細詢問他家的生產生活情況。年近五旬的丁哈,一家有四口人,兒子在西安打工當服務員,他和老伴兒養著4頭牛。
“現在,縣上把你們村確定為精準扶貧重點村,將從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大力扶持。在這方面貧困戶最有發言權。有什么好的意見和建議提出來,咱們共同商量商量”在丁哈家的院子里,妥國保就如何抓好貧困村和貧困戶精準扶貧工作,與鄉村兩級干部和群眾進行面對面交流。
“縣上把我們村定為脫貧的重點,是對全村人的鼓勵。下一步,我打算再養幾頭牛,但關鍵是缺買牛的錢…”交談中,丁哈說出了發展養殖缺資金的難題。妥國保表示,“針對這個問題,縣委、縣政府正在研究并建立金融扶持畜牧養殖和清真餐飲勞務培訓的具體意見,散養貧困戶可以先借助目前村級扶貧產業發展互助資金,暫時解決養殖資金短缺的難題。下來后,你可以向協會申請,先貸點錢把牛買進來、養起來,爭取年底發展到10頭牛。同時,縣上在職中的‘伊香拉面師’培訓班已經辦起來了,這方面縣勞務辦有專門的優惠政策,你可以聯系在外打工的兒子回來免費學拉面,學成后再外出,可能收入比現在要好得多。到那時,全家人的日子就好過多了”。聽了這番話,丁哈的“心結”解開了,他連連點頭。

每到一處,縣領導與基層干部群眾交流談心,詳細詢問貧困村戶發展實情,認真傾聽精準扶貧方面好的意見和建議。妥國保指出,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縣鄉村三級要聯動。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扶貧攻堅工作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把扶貧攻堅作為當前和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牢牢抓在手上;要堅持“一把手”帶頭,層級靠實責任,帶著感情、真心實意做好貧困群眾幫扶工作。要集中精力認真開展調研走訪,誠心實意征求群眾意見,共同商討制定符合村情和戶情的扶貧方案和計劃;要按照有關標準和程序要求,結合建檔立卡、動態管理工作,進一步摸清貧困戶底數,確保扶貧對象真實準確;要深入分析致貧原因,逐戶制定幫扶措施,詳細列出產業、培訓、資金等方面的幫扶辦法;要有針對性地開展貧困人口職業技能培訓,提高知識水平,增強就業能力;鄉村兩級要發動群眾,抓點示范,力爭精準扶貧見到實效;要以基礎設施建設、扶持產業發展為重點,創新扶貧開發模式,繼續爭取項目資金,用好各種扶持政策,加大幫扶力度,提高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通過發展養殖業和勞務產業等優勢特色產業,不斷夯實產業扶貧基礎,實現“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真正實現群眾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