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張家川縣是全省58個集中連片扶貧縣之一,也是隴東南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農村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扶貧開發的任務艱巨。2012年春,“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在隴原大地全面展開,省、市、縣三級114個聯村單位4293名聯戶干部響應省委號召,與該縣255個行政村10644戶農戶結成雙聯幫扶“對子”。經過三年多的持續用力和扎實推進,雙聯行動已在阿陽大地生根開花。為全面展示雙聯行動成果,張家川縣政府網站推出《雙聯惠民》系列報道,回顧總結雙聯工作成績和經驗,激勵各級干部群眾再接再厲,為與全國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精神動力。
“立足同心同力同向 民族團結和諧進步”

全省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開展以來,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在省、市各級聯系領導和幫聯單位的關心指導和傾力幫扶下,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精心部署下,緊緊圍繞省委“宣傳政策、反映民意、促進發展、疏導情緒、強基固本、推廣典型”的六大任務,組織各級黨員干部與貧困村、特困戶結對,緊密結合貧困村、特困戶的“窮根子”在哪里、“脫貧路”怎么走、“致富經”怎么念等問題,認真入戶對接搞調研,傾聽民聲解民憂,上下聯動破難題,結合村情興產業,廣聯實幫強基礎,有力助推了扶貧攻堅行動,加快了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促進了民族團結和諧進步。
孟寺村位于張家川鎮西南郊,是一個典型的回族聚居村。雙聯行動開展以來,幫聯單位積極籌措資金,硬化了通村道路和小巷道,新建了村內堤防護坡和橋梁,實施了農村人居環境“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建成了集村幼兒園、農家書屋、農資超市、遠程教育培訓中心等服務站點于一體的村級綜合服務中心,農民不出村就能了解致富信息、掌握致富本領。村容村貌的變化也引發了村民精神面貌和生活習慣的變化。“過去這里是沙石路,坑坑洼洼、雜草成片,晚上連個路燈也沒有,吃完晚飯,家家戶戶關上門,村子里一片沉寂,沒有生機。現在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戶戶,不僅房前屋后的環境衛生好了,就連晚上出來也安全方便多了。晚飯過后,路燈亮起來了,村民們聚在一起拉家常、說致富。”孟寺村民馬平平談起全村的發展變化贊嘆不已。
“以往農閑時節沒事干,好多村民不是蹲在墻根曬太陽,就是扯閑話,說是非。通過雙聯這三年,村民思想觀念轉變了,人人都想學技術了,也能主動動彈了。村里年輕人以往外出打工都是出苦力,現在貸款開起了小飯館。”莊河村支書馬繼東述說全村的發展變化時感慨萬分。

孟寺村、莊河村的發展變化只是張家川縣雙聯行動的一個縮影。三年多來,各級聯系張家川單位發揮各自優勢,圍繞“路、水、電、氣、房”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爭項目、籌資金,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幫助聯系村實施一批農田水利、農村道路、危房改造等項目,興辦一批為民惠民實事,聯系村基礎條件有了明顯改善,社會事業取得明顯進步,行路難、就醫難、上學難、融資難等制約貧困村戶發展的問題得到解決,貧困鄉村加快發展的后勁進一步增強。

條件改善、利民惠民,干群合力、共促和諧。三年多來,各級幫聯干部結合全縣“三三五五”群眾工作法,緊貼重點工作和農時季節,組織開展 “九個一主題活動”、“六大行動”、“助三夏、促增收”、“助秋播、幫秋收”、“冬季百日集中活動”、“抗旱助春耕、雙聯促增收”、“防災減災”和“四進四幫”等實踐活動,在幫聯實踐中鍛煉能力、提升素質、改進作風。結合開展“三聯三引三助”(即:村黨支部聯系宗教活動場所,引導宗教活動場所依法開展宗教活動,宗教活動場所協助村黨支部凝聚人心、促進和諧;村干部聯系宗教人士,引導宗教人士自覺做到“四個維護”,宗教人士協助村干部宣傳政策、教育群眾;黨員聯系信教群眾,引導信教群眾移風易俗奔小康,信教群眾協助黨員維護民族團結和宗教和順)主題實踐活動,先后與全縣宗教場所結成聯系點108個,村黨支部聯系宗教場所256個,村干部聯系宗教人士441人,黨員聯系信教群眾460人,有力搭建起了黨組織及黨員聯系宗教組織、宗教人士、信教群眾的平臺,暢通了宗教組織、宗教人士、信教群眾反映社情民意、發揮積極作用的渠道。結合開展 “四個講清”(即:講清當前全縣跨越式發展的大好形勢和大好機遇;講清全縣民族團結、宗教和順的大好局面;講清“團結是福、分裂是禍”是永恒不變的真理;講清遵紀守法、大興科教維護穩定是張家川人民的福祉)活動,集中培訓宗教人士2340人次。結合開展“兩個共同”示范縣創建活動,注重發揮宗教團體的特殊作用,促進疑難信訪矛盾的化解,共排查矛盾糾紛623起,調處591起,全縣長期保持了經濟發展、民族團結、宗教和順、社會穩定的良好局面。
“雙聯”三年,聯出了感情,聯出了變化,更聯出了張家川回漢群眾發展致富的小康路。

“聯村聯戶得民心,精準扶貧拔窮根”。相信在省委王三運書記調研張家川縣工作時提出的“跟黨走、奔小康,強團結、重適應”“12字”總要求的指引下,張家川縣將認真貫徹落實全省“1236”扶貧攻堅行動,緊密結合“1+17”工作方案,緊扣“重在聯、貴在為、深在制”的要領,聚焦全縣“369”扶貧開發工作任務,大力推行“3581”幫扶模式,在雙聯行動與扶貧攻堅深度融合上下真功夫,在健全長效機制和發揮多元效應上下實功夫,堅決打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戰,為與全國全省2020年同步建成小康社會再建新功,再譜華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