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9日晚,由中共張家川縣委宣傳部、張家川縣文化廣播影視局主辦,張家川縣文化館承辦,以“挖掘歌手、傳承非遺、致敬經典”為主題的張家川縣2017迎新年暨花兒歌手大賽頒獎晚會在縣影視中心隆重舉行,國家級金獎節目花兒聯唱《對花》為晚會壓軸。縣委副書記、縣長馬筱寧為花兒大獎賽原生態唱法一等獎得主馬素夫葉、專業組唱法一等獎得主馬小軍頒獎。縣四大組織其他在家領導出席頒獎晚會并為其它獎項獲獎選手頒獎。

晚八點整,少兒舞蹈《手帕舞》拉開了頒獎晚會的序幕。回族舞蹈《清粼粼的天水山上來》營造的歡樂氣氛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觀眾,將人們帶入無盡的美好憧憬之中;花兒組合《揚燕麥青》通過平實的語言,描寫了勞動人民集體勞作趕場的場景;秦安藝術家王海生帶來的小品《找假牙》,用別出心裁的語言藝術和令人捧腹的客串,引得觀眾爆笑連連;來自青海的花兒歌手沙寶一曲《把尕妹子好比是山牡丹》讓觀眾充分領略了青海花兒的魅力,仿佛將人們帶入大草原無限的空曠之中;幼兒園小朋友帶來的舞蹈《花兒與少年》歡快活潑,盡顯小朋友的天真與可愛;川劇絕活《變臉》一張張變幻的臉譜讓現場觀眾感嘆藝術家的精湛技藝,贏得了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由縣文化館創編,獲得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電視歌舞匯演合唱類金獎的花兒聯唱《對花》將整場晚會氣氛推向了高潮。整場演出高潮迭起,現場掌聲、喝彩聲不絕于耳。

據悉,本屆“花兒”歌手大賽比賽分初賽和決賽兩個環節,參賽選手不受年齡、職業、身份限制,參賽曲目必須是張家川傳統“花兒”,是反映張家川人民生產生活健康向上的優秀傳統民歌。比賽分為原生態和專業兩個組別,以獨唱和對唱為主要形式,原生態獎項設一等獎1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4個;專業組獎項設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3個。

“花兒”在張家川歷史悠久,傳統深厚。自清代同治年間“花兒”就扎根在了這片美麗的土地上。張家川“花兒”既有西北地區“花兒”的一般特點,也有自身的獨有特征。唱腔與唱詞語言的緊密結合,使她形成了深情、高亢、悲愴、幽怨的風格特點。“花兒”在張家川的回漢群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地位,人們一直以來都把“花兒”作為他們生活、生產和休閑的重要方式與娛樂手段。2014年11月11日,張家川“花兒”被國務院和文化部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自此,“花兒”開遍了張家川的大地,同時也登上了省級、國家級的舞臺。

(頒發優秀組織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