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家川縣委十三屆二次全體會議暨全縣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以來,張家川鎮組織鎮村干部及時傳達學習會議精神,召開2017年鎮村兩級干部大會,全面安排部署2017年度工作任務。

縣委常委、張家川鎮黨委書記蘇紅娟指出:“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之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雖然面臨著一些困難和挑戰,但加快發展的形式依然向好,中央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號文件“蘊藏的巨大政策紅利和項目支撐、省”3341“項目工程、”6873“交通突破性的、”6863“水利保障工程、全縣十個方面的”新提升“等重大政策給予帶來的增長點仍然在增多。全鎮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干部群眾必須保持戰略定力,把握發展趨勢,緊盯主攻方向和著力重點,保持政治定力和必勝新年,堅決落實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確保換擋不失速、調產不減勢、量增質更優,奮力譜寫我鎮改革發展穩定新篇章。”

2017年,張家川鎮要抓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堅持以基層黨建為總抓手,夯實基層組織基礎。按照“一個提速、十個全覆蓋、四個攻堅”要求,實施西夭、前山、崔灣、楊上、園樹5個村陣地建設,打造市級示范化社區3個,完成小圖書室、小文娛室、小體育室(場)建設,實現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和六小工程全覆蓋。全力打造莊天和張恭兩條二級公路黨建示范長廊,爭創市級黨建示范點2個、省級黨建示范點1個。全力抓好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后續工作,做好村(社區)“兩委”班子交接和新任村干部培訓,確保工作的連續性。

二是堅持以精準扶貧為主任務,推動全面小康進程。集中開展農村“六化”攻堅戰,高標準實施楊店蘆子灣新農村建設,打造甘肅省民族特色第一村;圍繞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和貧困村水電路房等基礎設施建設目標,實施上川等8村“一事一議”建設項目,啟動楊川、峽口、堡山3村114戶易地搬遷工程,實施危舊房改造626戶,建設村級文化廣場10處。啟動實施堡山、溝口、大堡、背武、瓦泉等村通組道路17公里;積極爭取劉家村橋梁建設及河堤項目,完成溝口、背武、大堡4村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實施峽口、劉家等7村2699戶12632人安全飲水工程。

三是堅持以三項整頓為突破口,著力優化發展環境。堅持主動出擊,敢于擔當,徹底解決張恭二級公路、兩院置換、陽光水岸小區建設等征地遺留問題,加快西街村住宅小區建設進度,啟動實施西關、東街2村住宅小區建設,為全縣城中村改造和城鄉一體化發展探索新路。堅持最嚴格的環保政策,以城鄉結合部、各等級公路、通村通組道路沿線為重點,建立定期清理整頓機制和長效保潔機制,爭創趙川村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楊店村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打造莊天、張恭兩條二級公路縣級美麗鄉村示范長廊,著力整治城鄉環境。
四是堅持以民生保障為著力點,統籌推進社會事業。積極引導農戶參加“新農合”和“新農保”,確保“新農合”參合率達98%以上,“新農保”參保率達95%。進一步完善低保“3+1”評定辦法,開展低保五保動態調整,認真落實農村低保、五保、老齡、優撫對象、殘疾人、救災救濟等民生資金。注重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發展,啟動實施峽口村和前山村教育“改薄”項目;爭取建設村和社區“日間照料中心”5個,提升老年人服務水平;啟動實施峽口村和前山村教育“改薄”項目;完善新建村衛生室的后續工程,確保業務用房面積達到60平方米以上,為10個貧困村衛生室全部配備健康一體機,提升村級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五是堅持以和諧穩定為落腳點,創新社會管理方式。立足鎮情實際,深入開展“平安張家川”建設,進一步健全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構建打防控一體化的社會動態防控網絡,提升社會的管控能力。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和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加大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著力創建和諧社區。建立健全人民調解各項工作制度,最大程度的遏制民轉刑案件的發生。大力推行政務公開,暢通群眾了解公共信息的渠道,努力形成高效、協調、透明的行政管理體制;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要追究。積極倡導廉潔從政之風、勤儉節約之風,建設廉潔從政的干部隊伍,樹立高效、務實、勤政、廉政的政府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