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山鎮呂灣村千畝花椒種植基地一角
翻耕撂荒地、流轉閑置地、打聽苗木品種、學習花椒種植技術……自打鎮上從春節前開始著手在村里建設千畝花椒種植基地,村民呂愛堂每天忙的不亦樂乎。這兩天,他不僅在自家的6畝地里栽上了花椒樹苗,還在流轉的近7畝地里也栽種了椒樹。
今年在張家川縣梁山鎮呂灣村,像呂愛堂一樣栽種10畝以上花椒的人有10戶,而種植5畝左右花椒樹的貧困戶有20戶之多,全村268戶人,有三分之二的家庭從事花椒種植,全村花椒種植規模空前。“我們村的人常年在秦安縣的花椒基地摘椒,大片大片火紅的花椒真讓人心動。每年摘椒時,大家都會想哪一天在莊里也能有這么多的花椒去摘。”看著眼前一畦畦新植的椒樹苗,呂愛堂覺得大家的夢用不了幾年就能實現。
梁山鎮近年來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過程中,不斷探索、推進轉變農村經營方式,創建農業示范區、發展農業合作社等,積極應對新時期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種植花椒是該鎮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走出的又一條新路。

梁山鎮呂灣村一戶群眾翻耕自家的一塊撂荒地用作栽種花椒
“基礎設施陳舊,農耕條件落后,種植結構單一,集體經濟薄弱一直困擾著梁山鎮的發展。如何轉變觀念,因地制宜發展產業,我們一直在探索。春節前后,在認真調研論證和充分征求民意的基礎上,我們決定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花椒+合作社’的模式在呂灣村打造千畝花椒示范點,帶動當地群眾致富的同時,幫助貧困戶脫貧。”梁山鎮黨委書記馬向陽介紹,梁山鎮正在以“支部+合作社”黨社聯建模式,將基層黨建、農業結構調整、精準扶貧有機融合,打造支部堡壘的示范、黨員先鋒的示范、精準扶貧的示范、結構調整的示范,發展生態農業,將一、二、三產有機融合,發揮支部書記在強鎮壯村富民中的引領作用,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據呂灣村黨支部書記張東望介紹,村上新成立的宏順園種植專業合作社很好的解決了呂灣村花椒種植技術、組織的發展瓶頸,該社流轉的500多畝地幾乎是坡耕地、望天田、撂荒地,讓原本的荒地“變廢為寶”,讓村民在家門口就可以掙錢。

要想形成產業,必須形成規模,同時還要讓產業升級。“我們要在春季建園400畝的基礎上,著手準備600多畝的秋季建園工作,努力將呂灣村打造成梁山鎮千畝花椒基地。”梁山鎮鎮長付寶強表示,下一步,梁山鎮還將鼓勵專業合作社在花椒林下從事大蒜套種、放養雞等種植和養殖業,把產業基地當作景點建,以便大力發展采摘體驗等綜合業態,向第三產業延伸,促進花椒產業上檔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