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部抗旱防汛物資倉庫調研
6月6日,張家川縣委書記陳晰就全縣水利工作特別是汛期防汛、農村和城區飲水安全等情況進行調研,并就全縣項目建設情況進行督查?h政府副縣長李少龍,縣委辦、水務局、發改局等部門負責同志參加調研。
陳晰強調,水是生命之源。對張家川來說,水利不僅是農業的命脈,而且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我們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要把水利事業放在全局發展的突出位置,把興水與增綠有機結合起來,加快重點水利設施建設,系統推進水土保持、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保護、人工降雨和造林綠化、退耕還林等工作,做到空中、地表、地下水統籌規劃,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立體保護,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要嚴格落實“河長制”,認真做好水生態修復工作。要強化水源地保護的基礎工作,及時完善配套管網建設。要突出重點污染源,嚴格執法,限期整治,確保流域水質安全。

在縣抗旱防汛指揮部辦公室了解山洪災害“戶戶知”監測預警平臺運行情況
在中部抗旱防汛物資倉庫、縣抗旱防汛指揮部、東峽水庫、石峽水庫等地調研時,陳晰詳細了解了全縣近期降雨和汛期水位情況。他指出,近期降雨多,蓄水形勢好,但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要做到興利除害,始終把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各級各部門要嚴格落實責任,強化統一指揮,全面落實防汛責任制,對堤防、水庫、尾礦庫等險工要段,要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層層壓實責任。要加大水庫等水利工程監測、巡查力度,強化預警手段,增強險情控制處置能力。要密切關注雨情、水情、汛情,氣象、水文、水務等部門要密切會商協作,加強中短期雨水情和突發性局地強降雨的預測預報預警工作,建立暢通聯系渠道,形成聯防工作機制,做到科學調度,做好集中強降雨可能造成的山洪等災害的防范和應對處置,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工作,確保安全度汛。

在東峽水庫管理所調研
陳晰在城區凈水廠、東峽水庫管理所、石峽水庫管理所實地查看了取水工程、輸配水工程等設施,詢問和了解目前水處理工藝、日供水量和日處理能力情況。陳晰指出,供水工作是事關廣大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要以讓老百姓喝上放心水、優質水為目標,以確保水質和水量為工作重點,結合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深度研究供水工作,不斷提升城區和農村供水能力,確保全縣供水安全。城區凈水廠等供水單位要切實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嚴格巡查制度,嚴格交接班制度,嚴格危險品管理制度,嚴格處罰制度,確保安全運行和規范化管理落實到位,認真做好水質檢測,確保讓群眾用上放心水。

在劉堡鎮調研項目建設情況
陳晰在調研劉堡鎮道路建設工程時指出,“一路通,百業興”。橋梁、道路等交通基礎建設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富民工程。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搶抓當前工程建設“黃金期”,進一步優化施工方案,強化工程進度管理,在確保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扎實推進重點工程建設。

在川王鎮調研項目建設情況
陳晰在調研川王鎮海灣村、龍山鎮汪堡村、大陽鎮小楊村易地扶貧搬遷工程時指出,易地扶貧搬遷是一項系統工程,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做到搬遷全過程精準,既要做好搬前、搬中各項工作,又要做好搬后群眾的產業發展規劃,全力打造多業態的特色新村,真正實現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
陳晰指出,相關部門和鄉鎮要堅持把重大項目建設作為擴大有效投資的重要載體,作為推動供給側結構改革、培育優勢產業的有力抓手,分領域加大項目建設力度,拉動投資、支撐發展。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要把推廣運用PPP模式作為激發社會資本活力、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盤活公共服務資源、提升公共服務供給質量和效率的重要抓手,借國家投融資體制改革一系列政策出臺的東風,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推進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全力以赴把張家川的項目建設持續推向前進。各鄉鎮、各部門要進一步增強抓好重點項目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全力以赴抓好重點項目建設各項工作。各相關職能部門要認真學習研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方面的政策,抓緊整合內部管理職能,盡可能減少和簡化對企業的審批事項,使審批更簡、監管更強、服務更優。要結合“明查暗訪督查年”活動,深入開展綜合督查和專項督查,嚴格執行縣級領導和部門包抓項目工作責任制,完善考核評價獎懲機制,督促項目建設單位倒排工期,加快進度,嚴格按照時間節點強力推進項目建設,齊心協力推動項目規范高效實施。要牢固樹立安全生產意識,嚴格執行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完善各類安全標語標識,設置安全警示標志牌,加強安全防范,保障施工安全。要強化主動服務意識,落實聯審聯批制度,指導相關單位完善項目建設手續,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全方位為項目建設搞好服務,確保項目建設順利快速推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