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張川>>正文
【喜迎十九大 說說新變化】關山深處護林人:青山綠水的守護
(2017/9/19 16:37:13)  來源:張家川縣新聞中心  打印本頁

  開欄語:金色的秋天,金色的希望。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建議,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于2017年10月18日在北京召開,這是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翹首以盼的特大喜訊。即日起,縣新聞中心開設【喜迎十九大 說說新變化】專欄,全面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縣各行各業、干部群眾砥礪前行的生動實踐,用群眾的話語為您講述5年來基層農村發生的新變化。

關山深處護林人:青山綠水的守護

▲  日常巡山,林區樹木管護和設備維護是護林員基本的職責之一

  地處陜甘交界的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境內的關山,不僅林峰郁郁蔥蔥,而且具有歐陸風情的大型稀樹草原,集森林、草原、河流、山巒、峽谷等自然景觀于一體,被譽為“西北內陸鮮有的林海碧原,絲路古道的深呼吸驛站”。素有“秦皇牧場”美譽的秦家塬,綿延不絕的丘陵草場,山頭綠草如茵,山坡灌木叢生,溝下一片林海,綠景如畫……

  魚兒離不開水的滋養,鮮花離不開綠葉的陪伴,美好的事物總是離不開創造美的條件。深處關山腹地的關山林場,有一群默默堅守的護林人。45.3萬畝管護面積,67名護林員,無論春夏秋冬,四季更替,這支隊伍始終守護著這里的每棵樹、每片林。

  “林場最低海拔1600米,最高2659米。植被主要以山楊、白樺、椴、柳和櫟類組成的闊葉混交林,草本植物有野棉花、鐵桿蒿、羊胡子草等。這些年通過植樹造林,生態好了,野生動物多了,林區有馬鹿、金錢豹、林麝、錦雞、山羊等。”堅守林場二十多年的副場長馬金融介紹說。

▲  現如今,護林站條件好了,張玉寶炒菜做飯,通了電、用上了安全水。

  作為陜西、甘肅兩省四地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張家川縣關山林區是天水市最大的天然林區。全縣目前擁有林地81.29萬畝,活立木蓄積量153.3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22.48%,林木綠化率34.25%,國有林場關山林場和馬鹿林場2個。為了加強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兩個林場轄區的馬鹿、閆家、平安等6個鄉鎮都建立了公益林專業管護站,共有管護站點25個,其中關山林場管護站12個。

  如今護林工作已30年有余的馬家溝護林站長張玉寶,依然在堅守。每天,他都要帶著站里的5個人繞著林區巡查一圈,耗時三四個小時,走上十幾公里路。每到一處,張玉寶都要停下來,看看樹木長勢情況、有沒有病蟲害,更重要的是有沒有人為留下火源或者垃圾的痕跡。

  1987年通過縣里組織的考試,張玉寶被分配到關山林場,這一干就是30個年頭。“林場工作30年,從來沒有怕過啥,但最害怕兩件事,一怕樹苗小的時候被牲畜破壞;二怕林子大了著火或被人為毀,現在都成了一種心病。”張玉寶笑一笑,眼角泛起了歲月的皺紋。

  “以前在干柴溝管護點,條件十分艱苦。一遇到下大雨,吃的水沒有,我們洗臉做飯沒辦法,就接雨水救急。那時不通電,用的都是煤油燈盞,蠟燭都是后面條件好的時候。路就更不用說,羊腸小路,牛羊都沒辦法走。這樣的條件,我們每天還是堅持巡山。用老護林員的話說‘領著國家的工資,不干事、不巡山,能心安嗎?’別說雨雪天,就是遇上個頭疼腦熱,簡單吃些感冒藥,繼續巡山是常有的事。”

▲  關山林場辦公地也翻修一新,職工閑暇之余可以圍坐在一塊兒下下棋、聊聊天。

  森林管護工作苦,但護林員更能吃苦。關山林場場長邵新文對此深有感觸。“2003年,我們幾個人在一個管護站旁的打麥場里伏擊盜伐木材的人,等了差不多4個小時,硬是在早上7點多鐘時把一隊盜木者給逮住了。那時候,地上的積雪齊腳踝深,站著容易暴露,我們幾個就在雪地一直趴著等。當把那12頭拉木頭的騾子趕回林場工區時,盜木者的帶頭人只是一個勁的說服了。”

  護林員的苦,不僅僅體現在工作方面。每年進入秋冬防火期,護林員要堅持24小時待命,別說周末,就連節假日陪家人都成為一種奢望。“對于這份工作,雖然累點,但熱愛。每當看著自己管護的樹苗一天天長大,林區的樹木一片片的綠色,心里的那份自豪不言而喻。”

  談起自己的護林工作,護林員張玉寶深深地感慨:“我們做的是播綠、護綠的工作。習近平總書記說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身為一名基層護林員,我要用畢生精力守護好這片金山銀山……”

  黨的十八大以來,為徹底解決全縣林場職工生活困難問題,張家川縣林業局立足林場實際,積極向上爭取政策、項目和資金,將關山、馬鹿林場在職職工和退休職工工資不足部分每年列入縣級財政預算,徹底解決了林場職工的后顧之憂。同時,大力改善兩個林場基礎設施條件。

▲  馬家溝管護站安裝了高清視頻監控,每天進出的人和車輛記錄在冊。

  “以前有四個站太過偏遠,水、電都不通,職工生活都成了問題。這幾年,在縣委、縣政府和林業局的關心和林場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工作和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改善,職工能踏踏實實、安心工作了。目前,林場新建趙安、馬家溝2個管護站,維修管護站10個,每個管護站配備4間辦公和生活用房;完成關山林場場部辦公房屋維修,加固墻體、改造屋面16間,重建圍墻、硬化院落;實施林場站點安全飲水項目,徹底改變了職工在河道取水生活的現狀;實施林業棚戶區改造項目,關山林場退休及在職職工充分享受到了黨和國家的林業工人住房補助政策。10年來,林場造林超過了6萬畝,基本實現了森林覆蓋率和活立木蓄積雙增長目標。”關山林場負責人邵新文介紹。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護林員日常最重要的工作是巡山,主要承擔包括防火患、防病蟲、防盜伐、防盜獵、防盜挖、防偷運、防占地、防破壞在內的“八防”職責,每個護林員每天都要巡查管護自己的區域,同時認真填寫巡山日志。

  “事業成敗關鍵在人。護林防火,預防為先。”為切實加強森林防火工作,全面落實各級管護責任,確保森林管護萬無一失。張家川縣研究制定了《野外生產用火制度》、《森林火災處置制度》、《森林防火值班制度》、《工作人員崗位責任制》等護林防火制度,及時修訂了《張家川縣森林火災預防撲救預案》,組建以林業局、林場職工為主的專業撲火隊伍,以基干民兵為骨干的應急撲火隊伍,以鄉鎮、村組干部群眾為主的義務撲火隊伍。建立健全了“縣、局、場、站、員”五級護林防火責任制,實行全縣森林管護“一張圖”,層級簽訂責任書,堅決做到護林防火條塊化、網格化管理。同時,多方籌措資金對林區道路、撲火機具、交通、通訊工具等護林防火基礎設施設備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維修和補充,兩個國有林場配備輕型油鋸、割灌機、撲火服、雙人帳篷、班用帳篷、鐵锨及各類掃帚、滅火水槍、便攜式滅火機等防火設備。

  “目前,護林站實現了人防、物防、技防全覆蓋。我們這個站新建后還配備了高清攝像頭,任何人和車輛進出站點,都能清晰地看得到和被記錄。同時,進出山都逐一登記造冊,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守護好林區的每一棵樹。”馬家溝管護站門口,張玉寶正在和值班的同事對過往卡口的車輛和人員進行登記。

  張玉寶介紹說,“近年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提高,生態游、鄉村游火了起來。在我們這里管轄的區域,有一處景色絕佳的草場綠地——秦家塬。今年,進出這里的游客越來越多,護林防火任務更加重了些。針對這一現狀,我們雖然采取了站點設卡、進出登記、宣傳教育等方式,但由于護林員有限、監管面積過大,收效甚微,關鍵是游客的護林防火意識還不強。有的游客進入景區,亂扔垃圾,更有勝者帶了鍋碗瓢盆準備生火做飯。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通常會上前進行嚴肅批評教育,要求其收起做飯工具,臨走時撿拾生活垃圾裝袋,但這些還遠遠不夠。”

  為了保護林區生態,現在張玉寶一行人每天除定期巡山之外,又增添了一項重要的工作任務,入戶、入山宣傳。“周一到周五,主要是深入周邊村戶和農家樂經營戶家中宣傳檢查安全用火情況,周末進入秦家塬草場,沿途進行防火知識宣傳普及和巡查”……

  采訪中,記者得知:由于關山林場各管護站分散偏遠。林場采取集中學習與分散學習相結合的辦法,每月制定學習計劃,黨員固定活動日黨員集中學習,平日里各站由站長負責按照學習計劃督促職工分散學習。

  關山林場辦公室主任楊小舟介紹說,“雖然工作忙碌,人員分散,但學習我們一刻也沒耽誤。這兩天,全場職工忙碌之余,都會抽空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感人事跡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習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對塞罕壩人半個多世紀創造的綠色奇跡給予高度評價,對塞罕壩精神進行了精辟概括。身為基層的護林人員,我們學習后深受感動和鼓舞。幾代塞罕壩人接續努力,在極其惡劣的自然條件和生存環境下建成了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林。這種精神,我們林業人從心底里感同身受,也對塞罕壩林場工人為綠色堅守的感人事跡深表敬意。守護綠水青山,我們護林人不忘初心,永遠在路上……”

攝影相關圖片
煙火人間(二) 麥積山溫泉迎來高鐵旅游團(圖) 因為寶蘭高鐵,她成了網紅(圖) 天水在線乘坐首趟“天水號”側記 煙火人間(一) 王銳等慰問乘坐首趟“天水號”乘 百對新人搭乘“幸福動車”相約在 寶蘭高鐵“天水號”動車首發儀式 天水人的早飯,除了呱呱,還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