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日,張家川縣馬關鎮上豆村王秋桃給婆婆李大女喂水喝
“我的這個兒媳比兒子都孝順!比女兒都親!”說起王秋桃,婆婆李大女滿是心疼。“丈夫過世早,兒子常年外出打工,10年來,因為非常嚴重的風濕,讓我一直臥床不起,吃喝拉撒全靠秋桃照顧。家里的十畝地,也是秋桃一個人看著種,把娃苦壞了。”說到動情處,李大女好幾次激動落淚。
在張家川縣馬關鎮上豆村1組,王秋桃是有名的刀子嘴豆腐心,但是對婆婆無微不至的照料卻讓她更有名氣。1987年,王秋桃嫁給李大女的兒子。“結婚前,我丈夫就和我說了,家里情況不好,老人需要照顧,我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只要夫妻同心,一起面對困難,一定能照顧好家庭,讓生活越來越好。”王秋桃說到做到,結婚后默默地承擔起家庭責任。
10年前,婆婆患了風濕病,而且越來越嚴重,幾乎到了生活不能自理的程度。洗澡、換衣、洗屎尿褲、梳頭、剪指甲、喂水喂飯……以前沒有干過的活,全部迎面而來。一整天下來,王秋桃常常累得渾身酸痛卻沒有半句怨言。李大女的風濕發展到最后,到了不得不用藥止痛的地步。“如果發病時不打止疼藥,老人可能會熬不過去。”王秋桃說,這些年,老人經常在晚上發病,病痛襲來,常常無法忍受。“晚上十點,甚至凌晨兩三點去到3里地以外的診所找大夫來給婆婆打止疼藥是常有的事情。”
 10月3日,張家川縣馬關鎮上豆村王秋桃和三娘李四花在院子里編草編聊天
“娃確實好。這些年照顧老人全靠秋桃了。”李四花和李大女是兩妯娌。王秋桃盡心盡力照顧婆婆的孝行給她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這些年來,秋桃做的一切,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是個賢惠兒媳。”平時一有空,李四花就來李大女家串門,找王秋桃聊天解悶。“自從我姐臥床不起后,老人的吃飯也成了問題。面做硬了,她吃不下,也不好消化。這么多年,秋桃一直給老人做的是碎面。親女兒也不一定能照顧到這個份上。”李四花說,王秋桃有著一手好廚藝。但是這個廚藝只能等逢年過節,丈夫和孩子回家時露一手。平日里為了讓婆婆吃的順心順口,她做面時總要把面搟的很薄,切的很小。

平日里,婆婆進出房門,王秋桃或抱或背,10年來一直如此
10年來,婆婆的衣食起居,是王秋桃最掛念的事情,雖然婆婆已經骨瘦如柴,不足70斤,但是每天都要上下炕好多次,難免要讓王秋桃出一身汗。臥床不起的日子讓老人精神上倍感寂寞,為了盡量讓婆婆過得舒心,除了每天做上可口的飯菜外,王秋桃還經常講些村里聽來的趣聞軼事,邊做事邊陪老人聊天。閑暇之余,王秋桃還會背著婆婆到大門外面的打麥場散步,讓老人家呼吸一下新鮮空氣,看看藍藍的天空。

為了讓婆婆吃上順口的飯,王秋桃總是要把面搟的很薄,切的很小
“我真是有福氣,有這么個好兒媳。”這是王秋桃的婆婆常說的一句話。在婆婆心里,早已將王秋桃當做自己的女兒,見到她就會幸福地咧開嘴笑。王秋桃的孝心感動了很多人。“不容易,吃喝拉撒全靠她一個人,從沒抱怨過。”這是很多鄰居對她的評價,“王秋桃是孝老愛親典范,值得弘揚。”認識王秋桃的人都這樣說。同時,王秋桃的孝心也影響著自己的孩子。如今孩子雖然常年外出務工,但是隔三差五的要打電話和媽媽奶奶聊天,問寒問暖,關心奶奶的生活起居,孝道家風代代相傳。
10年來,王秋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為風濕臥床不起的婆婆端湯送水、擦身換衣、揉手捶背、端倒便盆、尋醫問藥,她的孝行善舉在鄰里間被傳為美談,并因此獲評2017年“最美馬關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