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張川>>正文
張家川縣發揮文化陣地作用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圖)
(2017/12/20 10:53:25)  來源:張家川縣新聞中心 作者:馬小龍  打印本頁

(10月17日,“喜迎十九大·堅定文化自信·凝聚精神力量”張家川縣龍山鎮群眾文藝匯演)

  十九大前后,張家川縣舉辦了“喜迎十九大·翰墨頌中華”系列文化文藝活動,以龍山鎮綜合文化站為龍頭,通過民間社團組織,開展了‘愛我中華、喜迎十九大’全域群藝集中展演活動,受到很好的社會反響。2017年,按照縣委具體部署,縣文廣局開展了一系列接地氣、有溫度的活動,確保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有速度、有熱度、有廣度、有深度、有實效。

  縣文廣局黨組書記、局長孫志平說,十九大報告中,“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這一部分,對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作出了系統、全面的部署。“2017年,我局通過組織創作一批反映十九大精神的文藝精品力作,開展公共文化志愿者基層行、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展、講解員進基層宣講等活動,有力推動了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文藝的形式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軍營。”

(11月29日,張家川縣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文化器材發放儀式在回鄉風情園舉行)

  近年來,張家川縣以文化為抓手,在豐富農村基層文化生活的同時,加快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打破“貧困文化”固有的平衡與封閉,不斷增加公益性文化投入力度,切實加強貧困村圖書室、鄉鎮文化站、村文化室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推動扶貧攻堅工作。2017年,張家川縣文化扶貧工程取得新進展。截至目前,我縣已完成了15個鄉鎮綜合文化站三級以上定級達標,并配備了48萬元的設施設備,進一步增強了鄉鎮綜合文化站的運行活力。

(梁山鎮陽屲村“鄉村舞臺”暨文化廣場投入使用)

  在馬關鎮黃花村文化廣場,一群婦女正在排練歌舞節目。“利用冬閑時間,大家早早排練節目,為春節期間的文藝演出做準備。”馬關鎮分管文化工作的副鎮長馬海琴說,馬關鎮17個村的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從設施到設備都很完善,“有了綜合文化服務中心以后,群眾就有了活動場所,唱歌跳舞、看看書、上上電腦、學習科技知識,送戲送電影下鄉,送到老百姓家。”

  張家川縣農村群眾的休閑生活越來越豐富,得益于中宣部貧困縣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覆蓋工程。自該工程啟動以來,張家川縣已累計完成了255個行政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任務,在村村建起文化廣場、文藝活動室,戲臺,閱覽室,體育健身設施等,為群眾就近開展文化生活和體育活動提供了便利。同時建成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3個,建成鄉村記憶館15個,提升完善農家書屋272家,建成農村固定放映點3個,創建村級文化文體社團269個,全縣村級文化場所已成為全縣精準扶貧項目建設中的特色和亮點。

(11月8日,天水市首部紅色題材電影《小兒錦》首映)

  2017年,縣文廣局協協助拍攝完成了天水市第一部紅色題材電影《小兒錦》,舉辦了《河峪頌》漢摩崖石刻學術考察研討會。馬家塬遺址戰國墓地2輛復原馬車,馬車飾件等珍貴文物作為甘肅省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代表赴外省展出,配合中央電視臺記錄頻道歷史文化節目組考察我縣秦文化。

(6月19日,以“西北內陸鮮有的林海碧原,絲路古道深呼吸驛站——關山生態旅游”為主題的2017年張家川縣關山文化旅游節開幕)

  張家川縣東部地區有著較為豐富的歷史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等“一地一品”式的特色文化資源,這些資源為張家川打造“關山文藝矩陣”、“浩蕩關山”文化旅游品牌等提供了肥沃土壤。基于此,張家川縣將扶持特色文化產業作為文化扶貧工作的突破口,不僅可以促進區域文化事業的繁榮和居民思想素質的提升,而且對整個地區經濟社會的全面可持續發展有巨大推動作用。

  2017年,張家川縣文廣局將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作為首要任務,牢固樹立和自覺踐行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做好意識形態工作與中心工作緊密結合,主動擔當作為,牢牢扛起監管責任,堅守‘主陣地’,種好‘責任田’。認真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強化落實省、市、縣委關于落實意識形態工作的部署安排,進一步提高全系統干部職工的思想站位和政治站位,全力抓好意識形態工作,為文化事業發展提供強大的思想和輿論保障,為自治縣各項事業快速健康發展增磚添瓦。

(龍山鎮汪堡村文化廣場24字核心價值觀主題文化公園一角)

  入秋后,張家川縣龍山鎮汪堡村新建的主題文化公園景色宜人。公園矮墻上各式各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讀本”吸引了村民的眼球。“墻上的繪畫深深吸引著孩子。每次帶孩子出來玩,我都會給孩子講講相關的歷史典故。”村民汪東英說,墻上的繪畫能讓孩子從小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有一些淺顯的認識。

(張家川縣大陽鎮閆莊村群眾在新修建的文化廣場上下棋)

  據了解,2017年,張家川縣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城市主題公園、街道廣場、居民社區、旅游景區、村級文化中心、交通路網、校園、企業、機關等公共場所,啟動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大創建行動,通過公益廣告熏陶、城市景觀展示、好人故事傳播、主題活動踐行等多種形式,全面、準確、生動、直觀地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0月3日,張家川縣馬關鎮上豆村村民在編草編)

  此外,文化扶貧還實實在在“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在大陽鎮水灘村,農家婦女馬月琴正精心地繡著一張十字繡。她說,過去婦女農閑時打發時間的“小手藝”,現在已經成為朝氣蓬勃的產業,“掙錢多少無所謂,就是我們也就有自己的價值了,就是很滿足吧。”如今,類似刺繡、草編、剪紙、布鞋這樣傳統手藝已成為張家川縣農村婦女增收的重要渠道。正是看中這一潛力,張家川縣把加大手工藝文化產品開發,發展相關文化產業作為“文化扶貧”的重要內容,推動文化增收富民。

  據縣文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扶持貧困鄉鎮發展文化產業,實現文化精準扶貧全覆蓋,可以讓文化扶貧助推物質精神“雙脫貧”,“張家川補齊文化短板,以文化扶貧助推文化小康,激發了宣傳文化部門開展文化扶貧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打通了農村文化服務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地起到了文化惠民、文化富民的作用。”

攝影相關圖片
天水“黃金大道”登上人民日報(圖 甘肅林院助力中梁鎮電商扶“蘋” 我為中梁蘋果代言(圖) 麥積山溫泉·極地冰雪王國(圖) 天水師院助力清水電商扶“蘋”行 清水縣3000干部助力電商扶“蘋” 天水在線開講“煙鋪模式”(圖) 天水變身“微城”,“花牛”爆倉 煙火人間(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