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張家川縣第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聽取和審議了《縣人民政府關于2017年度縣級財政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的報告》這也是該縣人大常委會首次聽取和審議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報告。
會議肯定了全縣審計整改工作,認為審計整改報告內容翔實,原因分析到位,站位高。審計問題力度大 ,措施扎實有效,整改效果顯著。一是縣政府高度重視,召開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審計整改工作,在向整改單位交辦整改清單的同時,明確要對一些年年審、年年存在的“頑疾”或屢審屢犯、整改不到位的問題要嚴肅追責問責,并要求職能部門強化對全縣整改工作的督促檢查。二是嚴格落實審計整改責任。有關鄉鎮和部門要對照審計查出問題,倒排時間表,按整改要求逐項、逐條整改。三是加大跟蹤督查力度。縣審計局分別在9月、11月兩次召開了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推進會,分組對鄉鎮和縣直部門整改問題進行督辦。截止11月底,已整改審計事項22個,涉及資金量7366.10萬元,整改率92.09%,督促繳入縣國庫和挽回損失等共計1558.81萬元,制訂完善制度5項。
會議要求,要從政治和法律兩個層面正確認識審計作為“經濟衛士、審計利劍”的監督職責定位,正確認識審計在打早打小、預防犯罪、防患未然、保護干部等方面的平臺手段作用,同時要從全面從嚴治黨高度,切實發揮好新時期審計監督工作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保障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全面深化改革等方面的積極作用。要狠抓審計整改工作全面落實,對已經整改問題,要鞏固整改成果,防止問題“短期整改到位、長期反復反彈”,對尚未整改到位問題,要持續跟蹤督導,確保做到件件抓落實、事事有回音。要突出抓好民生資金使用等“紅線”問題的審計監督與問題查處,強化審計結果運用,建立完善審計整改跟蹤落實長效機制,確保財政資金真正用在保障民生、保障運轉及助推發展上。
此外會議提出縣人民政府要加大在審計信息化建設上予以財力支持、在審計復合型人才引進上予以人力保障、在審計干部提拔任用上予以重點傾斜的力度。切實提高審計機關裝備信息化,審計隊伍培養復合化建設。為新時代縣域經濟健康運行保駕護航。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