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會命名表彰全省雙擁模范城(縣) 張家川縣榮獲全省“雙擁模范縣”稱號)
近日,記者從天水市雙擁模范鄉鎮(街道)命名暨雙擁工作先進單位先進個人表彰大會上獲悉,張家川縣榮獲“全省雙擁模范縣”稱號。同時,張家川鎮、大陽鎮、馬關鎮、胡川鎮榮獲“全市雙擁先進鄉鎮”, 縣民政局、縣文學藝術聯合會、張家川建明食品有限公司、武警天水支隊執勤二大隊張家川中隊榮獲“全市雙擁先進單位”。大會還表彰了我縣1名“全省雙擁先進個人”、3名“全市雙擁先進個人”、 1名“全市擁政愛民先進個人”、 1名“全市雙擁先進工作者”。

(大會命名表彰全市雙擁模范鄉鎮(街道))

近年來,張家川縣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雙擁工作重要論述,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堅持以創建全國雙擁模范城(縣)為目標,以推動軍民融合發展為重點,以打造“民族特色雙擁共建區”為載體,廣泛深入開展擁軍優屬、軍民融合發展各項活動,有力促進了軍地雙方協同發展,全縣呈現出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宗教和睦、生態良好、軍政軍民關系融洽的喜人局面。

高站位推動,雙擁工作體系更加健全。縣委、縣政府堅持把做好雙擁工作作為維護國家長治久安和穩定發展的政治保障,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精神文明建設總體布局,健全完善年度目標考核體系,把雙擁工作作為干部政績考核的一項內容,與經濟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做到了認識統一、步調一致、高效運轉。研究制定了《張家川縣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專項行動計劃》,配強配齊國動委專職人員,著力解決制約軍民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切實構建統一領導、軍地協調、順暢高效的組織管理體系。立足民族貧困地區雙擁創建工作實際,按照“以發展帶雙擁、以雙擁促發展”的工作思路,制定了《張家川縣雙擁創建工作實施方案》,調整充實了縣雙擁工作領導小組,落實了雙擁工作機構、人員、辦公場所和工作經費,定期不定期召開全縣爭創雙擁模范縣工作推進會議,有力促進了各項工作落實,形成了“縣委領導、政府統籌、部門協作、各方配合”的雙擁工作良好格局。


廣覆蓋動員,國防思想觀念深入人心。縣委始終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的主要內容,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組織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全體成員和縣級領導干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深刻理解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重要論述,示范引領各級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大國防”、“大教育”的思想觀念,以領導干部、民兵預備役人員、青少年學生和廣大干部為重點,扎實推動國防教育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村社、進宗教場所“五進”活動,切實在全社會營造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保衛國防的濃厚氛圍。充分發揮革命教育基地作用,完成中學生軍訓4000多人(次),組織民兵和預征對象接受國防教育1000多人(次),有效增強了全民愛國主義國防觀念,夯實了軍民融合發展的思想基礎。

“魚水情”擁軍,國防軍隊現代化建設保障有力。全縣各級黨政組織堅持以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為引領,用情用心為駐地部隊解難題辦實事,全面落實軍人子女入學入托等擁軍優屬政策,強化雙擁工作經費保障,扎實推進縣武警中隊“智慧磐石”工程建設,構建立體、多維、全域、高效的執勤安保綜合防控體系。各雙擁成員單位發揮自身優勢,積極開展擁軍優屬活動,縣醫院、中醫院、銀行、郵政局、汽車站等單位設立專門服務窗口,為軍人和退役軍人提供優先、優質服務。每年結合“春節”“八一”等重大節日,縣黨政機關深入駐軍單位開展走訪慰問,有力彰顯軍屬社會政治地位,增強了軍人軍屬榮譽感、歸屬感和自豪感;縣文聯、教育和科技等單位積極開展送科技、送文化進軍營活動,組織文藝團體開展駐縣官兵聯誼演出、“兵媽媽”進軍營慰問等活動,有效促進了軍政軍民團結和融合發展。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