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淤地壩項目是治理水土流失,改變農業基礎條件,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改善的富民工程。今年以來,張家川縣因地制宜,不斷加快淤地壩項目建設,為促進區域內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改善和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生態安全屏障。

日前,記者來到位于大陽鎮下渠村陽山溝內的陽山溝(大2型)淤地壩項目施工現場,在采訪中了解到,項目自開工以來,施工單位集中人力物力抓進度、保質量,確保工程按時完工交付使用。
施工方負責人李輝告訴記者:“項目主體工程已基本完工,現在正在進行項目附屬工程的建設,預計9月底完工。”

陽山溝淤地壩項目總投資469.75萬元,壩控面積4.1平方千米,總庫容量54.07萬立方米,該壩建設完成后新增壩地4.55公頃。陽山溝淤地壩的實施將對項目區農林牧各業良性互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生態經濟循環可持續發展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縣水務局水保站站長馬智錄介紹道:“陽山溝淤地壩的建設,可有效控制流域內水土流失,減少入河泥沙,增加耕地面積,同時對疏通兩岸交通,改善流域內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近年來,張家川縣高度重視淤地壩建設,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戰略目標,不斷加大投資力度,持續加快淤地壩建設工作力度,為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