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張家川縣高度重視蔬菜產業,把加快蔬菜產業發展作為構建“4+2”現代產業體系,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來抓,圍繞大田蔬菜提質增效,設施蔬菜擴量升級,園區創建引領發展的思路,依托自然資源稟賦,“沿川、沿路、沿河”發展,引良種,重育苗,強管理,抓園區,增效益,科學布局,合理規劃,蔬菜生產發展勢頭強勁。

2022年,全縣蔬菜種植面積6.56萬畝,產量14.43萬噸,產值3.89億元。其中,大蔥0.5萬畝,韭菜0.6萬畝,甘藍0.7萬畝,辣椒0.8萬畝,地膜早洋芋1萬畝,地膜架豆0.1萬畝,番茄0.1萬畝,黃瓜0.06萬畝,芹菜0.04萬畝,食用菌0.012萬畝,西甜瓜0.01萬畝,復種蔬菜2.5萬畝,其他0.138萬畝,建成塑料大棚325畝650棟,日光溫室30座。

“近年來,我縣蔬菜生產以露地種植為基礎,設施種植為重點,日光溫室建設為突破,間作套種為補充,科學布局,合理規劃,強化政策扶持,加大技術指導,擴大種植規模,力促蔬菜產業提質增效。按照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規程,從育苗、定植、施肥、灌水、用藥、采摘等各個環節,采取統一供種、統一育苗、統一定植,統一管理,做到了產前、產中、產后全程技術指導,及時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經過幾年不懈努力,全縣設施蔬菜從弱到強,不僅菜種豐富、品質優良,而且發展勢頭良好!睆埣掖ǹh農業農村局經作站站長馬智峰說。

據了解,張家川縣圍繞做大做強蔬菜產業,整合資源,加大資金扶持力度,積極引導農戶由自給供養型向商品銷售型方向轉化,蔬菜種植面積逐年擴大,設施蔬菜生產快速發展。先后從省內外科研、育種單位引進捷椒系列、航天系列、隴椒系列、天椒系列、洛椒系列、墨玉、墨秀等辣椒新品種40多個;引進粉冠王、金棚1號、綠亨冠龍,太空黃鉆等番茄新品種8個;引進慶豐、內配2號,內配3號,黑鐵頭,諾爾,盛世鐵頭,中甘21號,紫甘藍等甘藍新品種10個;引進茄子、大白菜、大蔥、韭菜、油白菜等菜種新品種20多個,全縣蔬菜優良品種推廣率達到95%以上。

在蔬菜產業發展中,加大示范引導力度,建設標準化蔬菜基地5000畝,建立縣級鄉村振興示范點3個。同時,注重以培育發展新型經營主體為重點,大力推廣“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積極發展“訂單農業”,引導經營主體與縣內幾個大型超市對接,拓寬銷售渠道,帶動了農戶增收致富。

“下一步,張家川縣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搶抓政策機遇,依托中央、省、市投資導向,謀劃并爭取一批重點項目,增添蔬菜生產發展后勁。同時,在冷鏈物流,暢通銷售渠道,提高產品附加值,保障蔬菜供應上求突破,在提高效益上謀發展。”張家川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毛一昌說。
(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