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畜牧產業是張家川縣脫貧攻堅和實施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近兩年,張家川縣圍繞 “4+2”產業體系規劃,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合理優化產業布局,大力培育龍頭企業,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依托“三場一中心”致力打造畜牧業發展新高地。截至第四季度,全縣各類畜禽飼養總量達到98.5萬頭(匹、只),其中牛15.69萬頭、羊22.67萬只,有養殖場(合作社)364個,畜牧業總產值達12.655億元。

在張家川縣馬關鎮現代農業產業園(肉牛)西部養殖示范場基地,放眼望去,6棟牛舍主體、干草棚、運動場遮雨棚和3座青貯池等設施已建成并投產,工人們加緊對管理用房、雨污分流管進行鋪建。該養殖示范場負責人馬鑫說:“公司今年已完成青貯玉米1萬多噸,黃貯5000多噸。正在加緊建設以屠宰加工和糞污處理、有機肥加工等為主的二期工程,力爭打造種養一體的全產業鏈模式!

張家川縣地處林草交錯帶,耕地與草地交錯分布,具備發展畜牧業的基礎條件,加之溝壑梁峁縱橫的地形特點,讓每個山峁都是一個天然隔離區和自然防疫屏障,對舍飼養殖來說是難得的“寶地”。今年,全縣共種植青貯飼料玉米15萬畝,收貯青貯飼料達50萬噸以上,為畜牧養殖業提供了充足的飼草料來源。

據了解,今年,張家川縣引進德順康牧業有限責任公司、甘肅恒澤源牧業有限公司、甘肅禾牧昌農業發展公司、關山基業有限公司等4家龍頭企業,規劃投資2.32億元,在恭門鎮西陂村、劉堡鎮米家村新建2處3000頭肉牛養殖示范場,在馬關鎮石川村新建1處1000頭肉牛養殖示范場,在馬鹿鎮大灘村新建1處年產飼草50萬噸的飼草加工配送中心,持續推進現代畜牧業發展進程。目前,3個肉牛示范場完成投資7500多萬元,建成牛舍20棟3.5598萬平方米,青貯窖8座1.075萬立方米,干草棚4900平方米,預計年底將投產運營。飼草加工配送中心完成投資1200多萬元,建成干草棚2棟3600平方米,青貯大棚1座4800立方米,生產加工棚1棟1200平方米,今年已收貯飼料玉米7萬多噸,干草5萬多噸。

縣畜牧中心副主任黎文斌說:下一步,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公司+村集體+農戶”聯農帶農的運營模式,輻射帶動100余村集體受益,發展肉牛養殖和飼草專業種植戶3000戶以上,持續穩定增加農戶收入,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