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屋新面
□ 李曉東

(古巷高門)
天水古民居的當下使用,分為三種情況,一類如《古巷高門》《青瓦如鱗》中所述,依然住著人家,最為原生態。但時既久,便滄桑,有的院子里搭起其他建筑,感覺不倫不類了。

(天水市政府常務會議室)
第二類,黨政機關的辦公地。天水市政府所在之處,明清時期就是隴南道臺府。在建于清順治年間的議事廳里開市政府常務會,總有種時空穿越之感。同時莊嚴感油然而生。做過縣令的鄭板橋有詩“衙齋臥聽蕭蕭竹,疑似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古今一也。

(天水66文創園在賈家公館應運而生)
第三類,則古宅而開新面,古今對接,老樹新花,別有韻趣天地。此類嘗試,所在多有,最知名者,如上海之新天地、田子坊,北京之798。然新天地是民國時期石庫門建筑,田子坊、798借用計劃經濟時代的老廠房,時代都不及天水民居久遠!半p創”語境下,天水66文創園在賈家公館應運而生。

(賈家公館)
天水名居,能為人所知者,多官商之宅。其它地方,也都同樣。唯有官,才有資格,有財,方有能力,建造有風格、有內涵、有韻致、有格局之大宅也。不同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北宅子胡氏故居的建于明代,西關古民居代表哈銳故居起于明末,張慶麟故居為清代建筑,賈家公館雖始建于乾隆年間,今日之狀貌,卻定型于民國,穿越數百年風雨,始得完全之氣象,也蘊藏了許多文化密碼和創意資源。其最后之主人,乃曾任民國國會議員、甘肅省教育廳長的賈纘緒!肮^”一詞,雖《禮記》中即已出現,但意指國君之別居或公家之館舍,用于私宅,乃清末民初始,而民國尤甚。有人疑惑,為何天水古民居,唯此宅以公館名,是否主人地位高過其他,實則不然。此稱看似古雅,實則禮崩樂壞之產物也。

(賈家公館)
南北宅子臨街對視,父子相保,西關片區古屋連綿,蔚然大觀。賈家公館前后,卻具被現代建筑所包圍,需走過僅通兩人的小巷,左轉彎,才見大門。最驚訝的,并非巍然高門,而是門旁墻壁上已密密層層的塊塊銅牌。仔細看去,都是天水66文化創意園所獲的各類基地和榮譽。木的門樓,泥的墻壁,銅的方牌,卻毫無違和感,金木土相克相生,和諧共存。文化創意園定名為66,取八卦六爻之意,旨在激活天水八千年文化資源,打造可復制、可體驗、可消費、可帶走的中華祖脈文化。到現場一看,賈家公館門牌赫然寫著“硯房背后66號”。雖現在前面是大酒店,但歷史文脈依然曲徑通幽地流過來,兩個66,不期而遇。

(賈家公館)
天水古宅,多為外出成功之人返鄉所建,故各有特色,風格繁多。南北宅子平面展開的四合院群落,12院落相連,西關多數道門掩映的大院落,賈家公館,則中軸線貫通,一進四院相連,漸次深入。地面卵石鱗鱗,宛如鄉野河畔,兩廂居室嚴嚴,遙見主人風華。駐足院內,雖舉目即遇高樓,依然清心靜意,信步閑庭。“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大隱于市,正創意創新之洞天。一眾天水民間藝人,從山野村鎮聚來,各展才藝創意。

(泥人趙)
天津泥人張、無錫惠山大阿福,名滿天下,我上小學二年級第一學期,翻開語文書封面,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個小朋友高高地舉起籃子,一群鵝圍著。初看以為是照片,學課文,第一句話就是“泥人張真會捏泥人,連我弟弟和鵝打架都捏了出來!钡66文創園,您就會看到天水的泥塑——泥人趙。其實,天水泥塑和中華文明一樣久遠。大地灣彩陶的第一道工序,就是泥塑。泥人趙生活在農村,和天水的泥土渾然一體,白天下地刨土種糧,晚上燈下摶土造人。雖非當代女媧,也用一水一泥,向祖宗鄉賢致敬。所以,天水泥人趙和天津、無錫都不同,他們是塑繪一體,細致精微,彩繪豐富艷麗,滿滿富貴人家格調。泥人趙,卻“土得掉渣”,不上任何顏色,人物也細而不致,沒有光滑的打磨,仿佛一任黃泥賦形,粗礪自然,完全是北方村野氣息,帶著素樸不拘的坦蕩。所塑內容,俱為農村生活,鞭牛耕地、汲水灌園、向陽閑話,一組雕塑,細致準確、具體而微地把做豆腐各道工序再現出來,觀者往往“看圖說話”,繪聲繪色講訴自己做豆腐、吃鮮豆腐的往事,如見故人。

(玩石畫)
頑石生天地間,隨其所欲而又姿態萬千,奧妙無窮。自古即多愛石人,不乏“石癖”“石癡”者,然以品鑒單塊石頭為多,或積石成景。天水孫氏。青年時,即喜藏石。勞作之余,流連渭河、藉河、葫蘆河、牛頭河等天水境內諸河流畔,又訪遍全國大河名山,見有趣石,即拾入囊中,不分品類,不拘貴賤。時日既久,積篋盈框。66文創園訪得此人此事,邀入園中,共同創意開發。一塊靈石,由形生意,或書生仕女、或魚獸鳥禽、或山巒屋宇或日月星辰、或小橋花樹、或雨電霞云,點滴方寸之間,變換無窮。數枚頑石,靈心點化,巧妙搭配,變成一幅幅涵義豐盈、意境悠遠的風景畫。王陽明有言“君未看花時,花與君同寂。君來看花日,花色一時明”,觀頑石畫亦然。本無意義之石,經創意者匯集、選取、營構,方成藝術。然其其形也略似,其意也多元,觀者自有理解想象。天地之生石,一生命也,創意者用石,二生命也,觀看者鑒石,三生命也。天地人均參與創意,方成其妙也。

(泥皮畫)
中國四大石窟,甘肅居其二,且均既有雕塑,又富壁畫。敦煌壁畫被外國人剝下運走,乃中華文化揪心之痛。文物壁畫一絲一毫不可再動,文化藝術卻應弘揚推廣,天水蹤跡“泥皮畫”應需而生。完全恢復敦煌、麥積山壁畫制作原始工藝流程。清米湯和泥,摻上麥殼,打成泥板。以礦物顏料,將石窟壁畫之一小部分,繪在泥板上。原料、程序既一如古代,繪制亦生動如初,幾可亂真也。裝入框中,置之案頭,隨時可見菩薩低眉、飛天翔舞。

(木刻)
真正的大家族,正如魯迅所說,并非金玉滿堂,而是“笙歌掃院落,燈火下樓臺”,富貴藏于文化,文化藏于生活。賈家公館少見雕梁畫棟、錯彩鏤金。歲月風塵,門窗梁柱屏漸漸暗紅,似欲歸于無聲。仔細尋覓,卻風雅處處。主軸線上庭院間由過廳連接,在天水古民居中絕無僅有,而過廳本身,即大有講究。由敞亮的院落進入過廳,天光柔順,仿佛輕撫歷史刻痕。一幅幅木刻畫,依然沉靜生動地活在隔板上。伯牙撫琴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共話音,最稱貴者,是兩旁各四幅異體“壽”字。中國人自求多福,壽則為福之最大者。“百壽圖”所在多有,徽派建筑,有百壽藏于屋宇,尋之可得福壽的傳統。海瑞為官至廉,事母至孝,母親70壽辰時,親書大“壽”字,分開來看,內含一句話“生母七十,人生百年春來壽”。海口海瑞故里有售,購者如云。賈家公館的壽字,則另有特色,是“龜形蛇紋壽”,即筆畫彎曲如蛇,字形橢圓如龜。曹操《短歌行》有句“神龜雖壽,尤有竟時。騰龍乘霧,終為土灰”,龜蛇乃長壽之物,化二類之形入字,可謂壽之又壽且再壽者也。66文創園近取諸物,把龜形蛇紋壽繪到瓷盤上,可復制、可帶走,讓今天的人,共享前輩心心念念的祝福與吉祥。賈家公館有后花園,偶然發現,園中一草,葉極似龜形,葉脈蜿蜒如蛇狀,不知數年前的主人,靈感是否來自園中花樹呢?

(賈家公館)
后花園植臘梅一株,不知生于何時,為甘肅最大之臘梅樹,與雙玉蘭齊名。冬寒料峭,一樹黃花,年節之際,香飄園外,折一枝歸家,一室春光醉人。夏日,綠葉婆娑,一臺清茗,二三同道,仰觀檐間兩百年壁畫如生,對望老梅一身新葉如訴。生生不息之謂道,因舊立新之謂創,有形有味之謂意,又見新知新物新品也。

(泥皮畫)

(泥皮畫)

(泥人趙)

(泥人趙)

(泥人趙)

(木刻)

(木刻)
作者介紹:

李曉東 男 1974年7月生,漢族,山西武鄉人,1998年入黨,2002年參加工作,文學博士。
1992年9月-1996年9月 山西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1996年9月-1999年9月 西北師范大學中文系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1999年9月-2002年7月 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中國現代文學專業博士研究生;2002年7月-2003年7月 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工作人員(試用期) ;2003年7月-2005年1月 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主任科員;2005年1月-2010年5月 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輿情處副調研員(其間:2007.10—2009.02借調中國作協工作;2009.02—2010.05中央第六地方巡視組副處級巡視專員);2010年5月-2012年9月 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輿情處調研員(其間:2010年5月-2012年2月中央第六地方巡視組正處級巡視專員) ;2012年9月-2013年4月 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輿情處副處長、調研員;2013年4月-2014年10月 中國作家協會辦公廳秘書處處長 ;2014年10月- 《小說選刊》雜志社副主編;2016年3月- 天水市委常委、副市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