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石其堅,貞珉永志。近日,由天水學者書法家楊清汀、竇永鋒師生,合作撰寫的碑刻書法研究《經學視閾下的古隸典范——關隴道東漢摩崖石刻<河峪頌>書法探賾》一文,在國家級藝術類核心期刊《榮寶齋》雜志,2018年第9期發表。此文是繼2018年7月,楊清汀、竇永鋒共同撰寫的《刊石壯關隴、古道照顏色——關隴道東漢摩崖石刻<河峪頌>文化價值初探》一文,在《中國書法·書學》雜志第7期推出研究專輯之后,從漢代經學大文化背景下和古隸嬗變角度,對《河峪頌》摩崖石刻做出的最具權威和縱深度的書法文獻研究。

二位作者堅守傳統學者治學理念,通過不間斷的查閱典籍,考釋校正,以嚴謹求實和堅持不懈的學術態度,使兩篇文章共同圍繞關隴道之東漢摩崖石刻《河峪頌》,重點闡釋了其歷史考古價值和書法藝術研究價值,同時理清了《河峪頌》摩崖石刻與《甘谷漢簡》,東漢辭賦家趙壹,隴蜀道摩崖石刻《西狹頌》《耿勛表》等文獻史料之間的文化脈絡,對天水金石的縱深化研究和對天水文化遺存形成經典的書法名片,具有積極的導向價值和宣傳作用。

楊清汀,生于1964年,甘肅省天水市人。現為文化部國家藝術基金專家、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甘肅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學術委員會主任,天水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

竇永鋒,生于1983年,甘肅省張家川縣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書法導報》特約記者、甘肅省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金石考證辨釋、簡牘書法研究與書畫創作。

《榮寶齋》雜志是由中國出版集團主管,榮寶齋主辦的大型藝術月刊,是國家級藝術類核心期刊。學術支持單位為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畫院、中國畫學會、北京畫院、南京藝術學院、浙江美術館、魯迅美術學院、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

《河峪頌》摩崖石刻全稱《東漢故漢陽太守劉福功德頌》,因地處甘肅東部恭門鎮河峪關,又稱《河峪關頌》。20世紀80年代初被發現。該摩崖較人們熟知的《西狹頌》早21年,兩頌為甘肅東部漢摩崖石刻“雙璧”,在全國書法界及金石研究領域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2017年1月,由《中國書法》雜志社學術指導,甘肅省書法家協會主辦,甘肅省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張家川縣委宣傳部、蘭州伯英文化傳媒公司承辦的《河峪頌》漢摩崖石刻學術考察研討會在張家川縣博物館舉行,活動對該摩崖石刻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總結。本期《榮寶齋》雜志對《河峪頌》摩崖石刻研究的推出,得益于甘肅省書法家協會林濤主席對《河峪頌》摩崖石刻的高度關注,得益于甘肅省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對《河峪頌》摩崖石刻不遺余力的研究,得益于當地政府對本土文化資源不遺余力的傳承和保護,得益于一線文博工作者對《河峪頌》摩崖石刻矢志不渝的敬畏和保護。(竇耀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