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天水,乃至隴上畫壇,畫家趙暉值得我們關注,他對繪畫的執著與勤奮;他對青年美術工作的盡職與擔當,令人肅然起敬。
談起天水畫家,不能不談趙暉,那么談起趙暉,就得談談他的山水畫藝術。

(《暖陽》240*120cm)

(寫生:《清水小景》80*50cm)
早在2005年,天水市文化館內舉辦了一個紀念“一二·九”運動70周年優秀青年畫家五人展,這個展覽給當時天水書畫界一個不大不小的沖擊。其中趙暉創作的山水畫,氣勢磅礴,蒼厚宏偉,給我印象最深刻。時間過得飛快,15年后,趙暉創作的《江南清明圖》《新域》《麥積禪雪》《水塔與地下通道》等水墨山水畫,再次眼前一亮,筆和墨的完美結合,意境的簡淡與婉約,讓作品畫面顯得自然舒適,在若即若離的物象之中尋求一種靜謐與愜意。

(《讀者·一帶一路》136*68cm)
從審美意義上看,趙暉的山水畫層次微妙而分明,意味深長而隱約,它既不是傳統文人畫復古氣象的再現,也不是現代藝術抽象與夸張的翻版,而他是始終沿著從傳統筆墨中探求新發展、追求新境界的創作方向,在丘壑與筆墨之間尋覓著藝術的和諧語言。首屆中國山水畫藝術雙年展他的作品《山閣臨溪晚更佳》入選,就得益于他對傳統文化及現代情趣的異樣詮釋和唯美表達,實踐證明他的嘗試是成功的。

(《半山云墨半山情》260*120cm)
趙暉山水畫作注重畫面點線的書寫性、追求書法所獨有的凝重和蒼古變化,可以說是趙暉優于其他畫家的重要一點。他對碑的高古、蒼茫和厚重,對帖的精致、純熟和書卷氣都有著深刻的體會和認識。他對線條有極強的駕馭能力,無論是濕線還是干線,濃墨還是淡墨,都能令其表現出蓬勃的生命力。這種“寫出來的畫”大大豐富了語言的可讀性,這種率意的書寫形式,任性揮灑,蒼潤奔放、古拙奇崛,這些都給趙暉山水畫創作奠定了十分堅實的基礎。

(《江南清明圖》180*97cm)
趙暉特別注重寫生,他多次深入天水周邊地區,尤其在嚴寒的冬季,樹木蕭瑟,其結構、肌理明確,他常常利用這一段時間跋山涉水,觀其形、寫其氣,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去發現新的筆墨形態,同時融合傳統法度進行提煉,終于探索出既屬于自己的表現語言又張揚時代精神的繪畫形式,使作品呈現整體氣息清新、渾然大氣、內蘊生機的藝術效果。他創作的水墨山水畫以多層次的寫生場景營構畫面,生活元素頗多,水墨構成變化豐富。趙暉在寫生過程中,強化生活特色,層次多變,筆墨與神韻兼得,營造出自然和諧之美。

(《森林衛士》240*145cm)
趙暉山水畫的構圖造境,強調的是大勢與氣象而力避繁細,他筆下丘壑多是他胸中的丘壑,而非具體的山山水水。品讀趙暉的山水畫,我們會不自覺地隨著其筆墨的律動而進入到他獨特的境界之中——那撲面而來的雄厚山巒,那蒼茫濃郁、氣宇宏敞的溝壑,那簡樸錯落并不十分具體的村莊,具體地說他強化了山水畫作品中某種潛在的現代感或現代構成意識,找到了以抽象筆墨形式來表達全新意象與意境的轉折點。堆了又堆的山巒、疊了又疊的叢林,加上反復皴擦與抹掃渲染,大氣質厚、高遠博深,終于抱聚成為一個生機勃勃的山水空間。

(《雪鄉驟變》240*120cm)
要成就大作并讓其富文化內涵,非厚學博采眾家之長、苦心錘煉不成。趙暉正是通過對山水畫大家風格的深研,結合深入生活、體驗時代精神,探索出適合表達自己審美追求的筆墨語言,從而構筑胸中丘壑,展現大美雄風的。

(《生命之遐想》240*160cm)
藝無止境。尤其對山水畫的探討,更是峰高勢險。趙暉要開拓的山水之路還很長,他正在思考如何使自己作品的藝術風貌進一步完善,內在精神進一步升華。我們相信,有隴東南這塊特別豐厚肥沃的文化母土的滋養,他的山水畫定會有新的飛躍。(胡碧波/文)

(《新域》240*145cm)

(《眾志成城鑄鐵壁》240*145cm)

(《宅·朌》240*120cm)

(《老家廟會》240*180cm)

(《老城根》260*120cm)

(《莽莽隴山悠悠情》240*145cm)

(《厚土》240*145cm)

(《江清月近人》180*70cm)

(《山高水長歸秋圖》180*70cm)

(《邀石聽溪雨》180*70cm)

(《長天秋水好人家》180*70cm)

(《夕霞映秋瀑》60*40cm)

(《寫生:清水王河鎮一角》60*40cm)

(《寫生:李官灣夕照》50*50cm)

(《山之南》90*50cm)

(《白云出岫》90*50cm)

(寫生:《武山龍臺一角》50*50cm)

(寫生:《花牛楊坡村》50*50cm)

(《古堡》90*50cm)

(《溪口》90*50cm)

(《廟山》90*50cm)

(《古坡梁》180*92cm)

(《白云生處是我家》90*50cm)

(《雨過家山》90*50cm)

(《山居秋暝》80*50cm)
趙暉藝術簡介
趙暉,號南雨軒主,甘肅天水人。1995年畢業于天水師院美術學院。1999-2001年在中國美術學院(原浙江美院)書法高研班學習;2001-2003年先后在天津美術學院及天津大學王學仲藝術研究所學習。趙暉古典文學及書法造詣底蘊深厚,尤以山水、花鳥、書法見長,對《石門頌》《張遷碑》《爨寶子碑》及畫家蕭謙中、吳昌碩、黃賓虹、崔振寬等頗有研究。在《書法導報》《書與畫》《美術》《國畫家》《甘肅日報》《天水日報》等刊物發表百余幅作品,多次在國家級、省、市級專業展覽中入選獲獎。先后在天水、包頭、深圳、東莞等地舉辦過個人書畫展。在天水師院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深圳)、山東大學藝術學院等舉辦過書畫交流活動。出版有《趙暉國畫作品集》《經典研究——趙暉山水精品集》《趙暉精品山水系列叢書(一)》。
趙暉歷任中國美協敦煌創作中心創作委員,中國水墨研究院研究員,甘肅省美協會員,甘肅省青年美協理事,天水市文聯委員,天水市美協四屆五屆副主席,天水市青年美協一屆、二屆、三屆主席,天水市秦州區美協主席,政協天水市秦州區常委,天水中國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天水市詩書畫研究院執行院長,北京當代翰墨文化藝術院甘肅分院名譽院長等。